有了合适的观点加持,心得体会才能给人带来更多启发,人们生活中一定都需要接触到体会这一类文体,以下是吾发总结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事故安全心得体会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
事故安全心得体会篇1
近日公司下发了《关于认真汲取同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教训,进一步做好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此《通知》共罗列了国内危化品生产安全生产事故10例。一起起触目惊心的事故,一桩桩血淋淋的事实,让我感触很深,也倍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给我的启示和教训也是深刻的。
在统计的10起安全事故中,其中违章动火与违章指挥的有4起,我们现在可以把他都归纳为“违章作业”,由此可见,在我们日常的安全管理中,发生安全事故,“违章作业”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也是我们应该警惕的一个主要防范对象。我们乙炔工段的日常检修比较多,尤其是动火作业更是司空见惯,正因为有这么高频次的检修,也就注定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细致,要精心,要把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到位,要把本质安全坚持到底,这是我们的原则,也是我们的态度。
在统计的10起安全事故中,其中处理故障与问题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占到2起,这也是杀伤力比较大的一个原因。在设备与装置正常运转的时候,可能暴露出来的问题会少一些,但是如果遭到非正常的情况下,或者是紧急的情况下,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也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这其实也为我们敲响一个警钟,“再忙也不能忘了安全”。乙炔工段在每次的开停车过程中,或者是有一些紧急情况下的堵漏,紧急停车等处理问题的机率也是比较大的,怎样做好应急措施?是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应该着手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在10起事故中,其中内蒙古吉兰泰发生安全事故已是第二次,这个问题倒是让我思索良久。为什么同一家企业会在短短的时间内连续发生两起安全事故,我觉的主要原因可能和这个企业上上下下的安全意识有莫大的关联。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不重视,基层肯定也小视,因而酿就一个又一个的惨剧,无不让人叹息!记得我曾经讲过,做为一个化工厂的工人,要学会不断地从事故中学习教训,总结教训,充实自己的头脑,让自己变的成熟起来,想的要全面,安排要具体,落实要到位,把关要严密,管理要过硬,检查要细致,整改要彻底,纪律要严明,奖罚要公平,这样才能管理好一个工段,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杜绝事故,远离事故的发生。
关于“人”的不安全隐患,我觉的比“物”的不安全隐患更可怕,更难治理,虽然我们口口声声地讲要通过不断地培训与提高其操作技能,增强其安全意识,但是对于一些本来自律意识较差,个人素质不高的员工有时也真是“恨铁不成钢”。你对他苦口婆心,他全当耳边风,着实让人无奈的很。因此我觉的,目前公司应该采取必要的末位淘汰制,把一些扰乱民心,缺乏责任心,操作技能差的员工进行必要的淘汰,要把金泰变成一个大熔炉,留下的是金子,淘汰掉的是渣子。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地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与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更有利于安全工作的全面提升。
总而言之,通过对《通知》的学习,深深地给我上了一课,做为乙炔工段的一名副工段长,整日给易燃易爆物质打交道,不仅多了一些敬畏,更多了一份责任,眼下只有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各项工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日常检修的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全面推进工段的各项管理向更高的一个台阶迈进!
事故安全心得体会篇2
都说“亡羊补牢,尤为未晚。”,我看,在我们电力部门这句话是不合适的!我们不要搞“亡羊补牢”,我们要搞“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把一切不安全因素灭杀在萌芽状态!
由于此次事故发生在变检班的一个新人身上,而我本人也是一个刚刚踏入变检工作岗位的新手,所以,我对此次事故的发生感到万分的悲痛和惋惜!而要从我,一个变检新人的角度对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谈谈自己的感触的话,回想以前工作中的我,加上此次事故,我觉得我们新参加工作的人普遍在工作中存在下面两点误区:第一、做为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有好多知识还不懂,但有些时候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向老工人师傅请教。第二、另一方面,由于刚刚参加工作,各方面都急于表现自己,得到大家的认可,而怕被责备,觉得那样是被别人笑话、看不起。所以,在工作中不管不顾,只要是师傅们布置下的任务就快马加鞭,尽量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有时候,甚至是不等别人发话,也不跟别人打招呼就擅自行动,觉得那样才能体现出自己工作积极、有眼神儿。
在惨痛的事故教训面前,我深深的感悟到:“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对于一个新工作的人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在工作中要积极地发扬孔子的“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精神,勤于学习和请教各方面的工作知识;再有,在参加一些工作前,要积极的和老师傅们交流、沟通,特别是在高压设备上工作时,要问清带电部位并亲自检查所拉开的开关和刀闸是否在拉开状态。我们在工作中要牢记“面子是小,工作是大!”、“速度是小,完成是大!”、“事无巨细,安全第一!”。
通过对此次事故的认真反思,结合平时的工作,并从一个新人的角度出发,我有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方式,为了更好、更快适应变检工作,能不能给刚参加工作的新人安排一个相对固定的合作伙伴。这样,新人们可以尽快的适应这个固定的合作伙伴一个人的工作方式,从而避免在工作中由于相互不熟悉而产生的信息传达和接受上的误会及相互的不信任感。而老师傅带一个小徒弟,这种“一帮一”的工作方式也可以使老师傅把他的工作经验更好、更完整的传授给新人。
二、能不能定期的找一些老师来给我们培训,使我们对变检工作有一个更加系统和科学的认识。特别是对我们这些新参加工作的人员进行一些安全知识的讲座,从而增加我们的安全知识,加强我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不定期地到其他一些有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的地方去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在不断的交流和学习中发展和壮大自己。
四、巩固和完善我们的标准化作业,协调好运行与检修之间的互利合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把工作做实、做细,才能确保我们的工作万无一失。
事故安全心得体会篇3
在翻阅过去发生事故的案例时,不难看出每件惨痛教训的背后,都不外乎某某安全意识谈薄,严重违反操作规程。某某安全生产责任心不强,麻痹大意造成习惯性违章作业,某某对施工环境不熟悉,安全措施采取不当等等。综上所述,违章是事故的前提,事故是违章的结果。违章不除,事故难绝。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纵观所有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无不与当事人有侥幸心理及麻痹大意有关。大多数事故都是因为当事人技能素质不强,业务水平不高、安全意识谈薄,在执行任务时,随意性大,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加上安全措施不到位。甚至还有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习惯性错误。在施工时,缺乏监护管理及自我防护能力。
有些单位和个人在安全工作上只重视安全月、安全周,安全日的活动,平时对抓安全工作的意识较为淡薄,执行任务时“偷工减料”。说起来一套,做起来又是一套,对安全工作是“知也无畏”。安全月一过,安全意识就淡薄起来,制度管理松松垮垮,麻痹大意又重新抬头,违章现象又“故态复萌”。结果还会犯下过去的违章错误。正是因为这些在安全管理上“缺斤短两”现象,所以危及生命的事故有时仍在发生。
其实,抓安全工作一定要制度化,规范化,持久化。千万不能梦一时,糊一阵,走过场,安全没有“休止符”。特别我们电力事业在稳步发展的今天,更离不开连续稳定的安全生产的局面,安全是发展电力企业的命脉,安全是每个员工的生命线,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任重道远。只有时时不忘安全,安全才能出效益,安全才能构建和谐电力的保障。
时下正是年终岁末阶段,是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关键时刻。又是时值冬季,风雪交加,气候条件十分恶劣的时候,是历年来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因此,我们必须对安全事故“常反思”、“多回忆”。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安全首先要抓源头,抓落实,要有“常怀忧患之心,常思安全之策,常尽落实之责”的“三常”精神。决不能松一阵,紧一阵,切莫“文过饰非”。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过去发生事故的当事人找来现身说法,让活生生的教材人,警示人,使每个员工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务真求实,集思广益,在工作中紧绷安全之弦,常怀安全之心,不断提高预测、预防监护的能力,多角度地去考虑习惯性问题的危害性,收集“反思”问题的成效性,这样才能真正让“强制安全”化为“自觉安全”的实际行动,为企业安全工作实实在在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火墙”。
事故安全心得体会篇4
作为新工,作为宜化的一员,我很知足,在这半个月时间里更没有白白浪费,因为在这里我找到了人生发展目标、找到了新的希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好好学习技术,利用xxxx年良好的开端打响最完美的一炮,真正的实现开门红!宜化的兄弟姐妹们,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一起为宜化奋斗,一起为宜化保驾护航!我相信我的选择没有错——宜化!
在实习的过程中,自己学到了许多原先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可以使自己更进一步接近社会,体会到市场跳动的脉搏,如果说在象牙塔是看市场,还是比较感性的话,那么当你身临企业,直接接触到企业的生产与销售的话,就理性得多。因为,在市场的竞争受市场竞争规则的阿、约束,从采购、生产到销售都与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开拓市场,如何保证企业的生存发展,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现实。于是理性的判断就显得重要了。在企业的实习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也逐渐开拓,这与实践密不可分,在实践过程中,我又一次感受充实,感受成长。
在这几个多月的时间里,下到生产车间后,先了解整个生产的流程,从采购入库,到领料生产,到最后的成品入罐,对整个车间的生产活动有了基本认识,这对我们熟悉企业,进行实务操作打下良好基础。
其中,先前我们对脂肪酸的生产几乎一无所知,但下到车间之后,我们不仅了解了生产流程,还进一步了解了脂肪酸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用途,由于脂肪酸生产完后是直接用于公司后面的扬子石化生产,所以每个月的生产有一定的额度。而且由于季节和温度等条件的限制,机器开工的时间长度及强度也有相关的规定,另外,对一些流水线的参观,也激发了我对如何通过新流水线的建设,对降低生产成本的思考,于是,感受颇深的一点,要做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对基本、基础的作业环节是要了解的,否则,很容易让理论脱离实践。
在熟悉了车间的生产流程后,工作人员拿了以前的交接班记录和中间产品申请单和报表等资料给我们看,在翻看这些资料的过程中,有不懂或弄不清楚的资料,积极向同事请教,在他们的耐心指导下,我们对车间的整个产品检验的程序方法有了一定上的认识。
由于化工生产是不间断的,所以车间生产必须时刻有人,车间的工作人员采取四班两倒(一天白班12小时一天晚班休两天)和常白班制度。我们车间有四个人(主任,工艺员,等)上长白班,其他人分成甲乙丙丁四个班四班两倒。
虽然我们只是实习,但我们都严格遵守车间的生产纪律,遇到不懂不明的地方都积极发问,以免造成安全事故。在车间里必须首先了解生产工艺流程,我们先查看了每个仪器和设备,并了解他们的名称和用途,遇到不懂的地方工艺员就跟我们耐心讲解。为了更好的工作,我们把工艺流程图画下来以便更好的熟悉工作环境。当然在化工生产中最重要的是安全。因此我们刚进车间时主任就给我们上了一堂安全课。
通过培训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认识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丰富自己专业技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
事故安全心得体会篇5
生活如歌,美妙绝伦;生活如花,馥郁芳香;生活如诗,意味深长;生活如酒,芳香清醇。这么美好的生活,这么快乐的生活,也有些小“瑕疵”,都是那么芝麻点大的小事,使这个安静祥和的生活变了一个样子。
大街小巷,车水马龙。我背着包,匆匆走过一个又一个十字路口。耳畔,只听见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响了起来:“你这个人怎么这样啊!”我闻声过去,好奇心驱使着我从密密麻麻的行人中间穿过,走到“战争”最前线。
“我怎么啦?”另一个“啤酒肚”男人皱着眉头,没好气的反问道。
“大伙儿评评理啦!他的奥迪擦过我的宝马的啊!明明就是你擦过去的,你还明知故问,你这个的品德是不是有点问题?”这个年轻男子张口就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地一番话使旁观者点头表示同意。
“我没有问题。”“啤酒肚”男人说出他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舔了舔嘴唇,又说“你是新手吧,车开成这个样子,这里明明不可以拐弯的!”“啤酒肚”也不甘示弱。旁观者就是墙头草,两边倒。
年轻男子叉着腰,推了推他的不薄的眼睛,又发话了:“我们不管拐不拐弯,你的奥迪把我的车擦成这样子,就得赔偿嘛!”我往“伤员”那里看去,一辆崭新的宝马车上,确实有点小刮痕。我笑了一下,什么啊,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故呢,原来就这点小事。我刚准备转身离开这越说越起劲儿的“口水战”,却又听到了“啤酒肚”很生气地嚷道:“我赔偿?你违反了交通规则,这里不可以拐弯,我从这里开出来,你又弯进去,可不刮到吗?”
年轻男子用鼻子哼了一声,说:“你不会出来的时候开慢点吗?”“啤酒肚”又吼着:“这里不用减速啊!你这个人……啧啧……”年轻男子又说:“我怎了啦!是你把我的宝马擦伤!新车啊!”
我无心再继续听下去。
常言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这,又算多大点的事儿呢?不就是一小点刮伤么?如果年轻男子遵守交通规则,“啤酒肚”减速慢行,那不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儿了吗?再如果发生了,那么年轻男子和“啤酒肚”和和气气商量该怎么办,依法处置,不久什么都没有了吗?也不会发生这场永无止境的“口水战”了。
生活那么美好,不要让着点点的“小瑕疵”存在,大家要凡事为别人着想,换位思考,多忍耐,多宽容,一切都会更加美好,不是吗?
事故安全心得体会篇6
9月30号我们全班成员根据公司的通知,又对这五起事故进行了学习并进行讨论,综上所述这些血的教训:“违章是事故的前提,事故是违章的结果”。违章不除,事故难绝。
俗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纵观所有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无不与当事人有侥幸心理及麻痹大意有关,大多数事故都是因为当事人技能素质不强,业务水平不高、安全意识谈薄,在执行任务时,随意性大,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加上安全措施不到位。甚至,还有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习惯性错误,在施工时,缺乏监护管理及自我防护能力。有些单位和个人在安全工作上只重视安全月、安全周,安全日的活动,平时,对抓安全工作较为淡薄,执行任务时“偷工减料”。说起来一套,做起来又是一套,对安全工作是“知也无畏”。安全月一过,安全意识就淡薄起来,制度管理松松夸夸,麻痹大意又重新抬头,违章现象又“故态复萌”。结果还会犯下过去的违章错误。正是因为这些在安全管理上“缺斤短两”现象,所以危及生命的事故有时仍在发生。
其实,抓安全工作一定要制度化,规范化,持久化。千万不能梦一时,糊一阵,走过场,安全没有“休止符”。特别我们电力事业在稳步发展的今天,更离不开连续稳定的安全生产的局面,安全是发展电力企业的命脉,安全是每个员工的生命线,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任重道远。只有时时不忘安全,安全才能出效益,安全才能构建和谐电力的保障。
时下,正是年终岁末阶段,是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关键时刻,也是历年来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因此,我们必须对安全事故“常反思”、“多回忆”。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安全首先要抓源头,抓落实,要有“常怀忧患之心,常思安全之策,常尽落实之责”的“三常”精神。决不能松一阵,紧一阵,切莫“文过饰非”。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过去发生事故的当事人找来现身说法,让活生生的教材人,警示人。使每个员工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务真求实,集思广益,在工作中紧绷安全之弦,常怀安全之心,不断提高预测、预防监护能力,多角度地去考虑习惯性问题的危害性,收集“反思”问题的成效性,这样才能真正让“强制安全”化为“自觉安全”的实际行动,为企业安全工作实实在在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火墙”。
通过一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到这些教训又是对大家的一次警示,会后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了心得体会,并进行了安规考试。
事故安全心得体会精选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