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以案除改心得体会精选6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体会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经验总结,心得体会是对人生中的喜怒哀乐的思考和感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感恩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吾发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年教师以案除改心得体会精选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教师以案除改心得体会精选6篇

2024年教师以案除改心得体会篇1

虽然只有短短两天半时间,内容却是丰富多采,包括演示课、讲座、教师互动三个板块。名师们以他们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生动活泼的语言、诙谐有趣的神态、随机应变的组织教学能力深深地折服了与会的一千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师。每位名师都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敏锐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中的每一次思维灵感的闪现和稍纵即逝的契机,不着痕迹地加以指导、点拨、放大。学生则是积极参与、沉浸课堂,听说读写,样样拿手。我不禁感叹:语文课堂原来可以如此美丽!听课回来,重新审视自已的课堂,我觉得我也应该在平常的课堂中融入新的理念、新的课标精神,让我们平常的家常课也生动、有趣起来!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思考。

第一、钻研课标、吃透教材、把握语文的本质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研究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薛法根老师在《好课的秘密》讲座说:“语文教学要走教学的正道,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语文教学要培养运用语言、创造语言的人,而不是研究语言的人。”的确,本次演示的十三节课,不管是绘本教学、口语交际还是作文指导与课文内容教学,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重视语言文字的动用。北京市东城区研修学院的王文丽老师展示的《祖父的园子》,追求言语与情感共生。她让孩子们充分地读,充分地品。像“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些能充分体现萧红作品语言特色的句子,王老师是让学生反复地读,细细揣摩品味,了解文章的语言特色,然后让孩子充分的说句式相似的句子,如:祖父xx,我就xx;祖父xx,我就xx。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孩子写相似的句子。如:让孩子们仿写“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这句话。孩子们就写出了“树结果了,就像在聚会似的。花谢了,就像睡着了似的。树绿了,就像穿上了新衣似的。玉米长高了,就像在跟谁比长个似的。蝉叫了,就像在发牢骚似人”王老师扎扎实实地落实语言文字,让学生会说会写。

第二、不同体裁、不同类型、不同教法

语文应该教出文体与文本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文本的体裁、类型,如散文侧重情感的感悟,诗歌侧重于语言的美感与韵律感,而小说则侧重于情节和人物形象,绘本的教学则侧重于引导想像与训练说话。如《咚咚咚,是谁呀》是则绘本故事,这就需关注绘本故事的特点,用好绘本,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像,让他们充分地说。林莘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她出示了五幅图,都先出示遮住一大部分的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发挥想像,猜猜它是谁。然后又让孩子们用“我觉得它是谁,因为”的句式同桌小声说,再小组汇报。在此基础上出示绘本内容,指导孩子读,然后再让他们仿照句式写。整堂课下来,学生的听说读写,没有一项落下,非常符合绘本的特点。再如骆应华老师执教的《穷人》,骆老师整堂课抓住小说的环境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内心和品质。骆老师先让学生找出第一段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让学生横着对比体会人物内心,竖着对比体会人物内心惶恐的不断加深。从而得出:环境描写,映照人物的内心;心理描写,直击人物内心。这就是托尔斯泰的秘密,这就是托尔斯泰式的心理描写。洛老师整堂课也牢牢地抓住小说的两大要素来教学。

第三、指导朗读、层次分明、方式多样

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朗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老师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老师对文本和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理解了,对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全国著名教师薛法根执教的'《剪枝的学问》一课在读这方面尤为突出。薛老师整堂课甚至没用多媒体,只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语文书,引导孩子有问题从书中去找答案,不理解了从书中去读。他的口头语是:“看书、看书、看书!”并美其名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剪枝的学问》这一课堂,薛老师让学生初读课文,找出“我”几次去王大伯家,圈出“去年冬天的一天”、“春天到了”、“夏季”这些表示时间的词,然后让他们说在这些时间里,“我”看见了什么再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这样就读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细读文章,边读边圈出心理活动的词,指导学生了解“着急地问”要读得语气急、声音大、语调往上扬。还指导学生分清叙述语和角色语,让学生读出不同年龄角色不同的感情,让学生了解叙述语要读得娓娓道来的感觉。薛老师反复引导朗读,有序地引导熟读成诵。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薛老师指导朗读在一个学生身上花了五分钟,并让大家一起目睹了这孩子朗读能力的飞跃进步。薛老师说,每天至少要花五到八分钟在一位学生身上,每天抓一位学生,一年下来,每位学生都得到有效的指导。薛老师那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诠释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听薛老师的语文课,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他的课堂开放而有序,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学得那么主动、生动,在课堂上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感受着语文的无穷魅力,自始至终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

第四、风格各异、细心聆听、锤炼提升

聆听课堂,印象深刻,因为每个执教的老师都形成自身独特的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王文丽老师追求言语与情感共生,薛法根老师讲究回归语文本质,林莘老师进行静悄悄地课堂革命,张维娜和陈金龙老师用学生活动体验来指导学生写作,何捷和欧义赐老师用绘本训练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王梁贤和冯巍老师则把思维导图引入课堂。我在感喟名师在课堂中的那份沉稳,那份大气外,也为他们背后的付出深深感动。在享受他们辉煌的同时,我想,更应学习他们对课堂教学的态度,对于语文教学的执着,这样,才能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走得更远!

2024年教师以案除改心得体会篇2

时惟九月,序属三秋,会于忻州,参加班主任研修培训。忻州,古称秀容,乃晋北锁钥,省会屏藩,再加之这里风光秀丽,人烟阜盛,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能在这里且游且学,实乃人生一大幸事,更幸运的是聆听了肖盛怀老师“班级有效管理的秘籍”的专题讲座。

肖老师衣着朴素,讲话却幽默而不失真诚,言语之间透露出者的一种幸福感与成就感。肖老师原来只是个乡村教师,中间有过下海做生意的经历,最后在33岁时又重执教鞭,重回行业。经过一番反思以后,肖老师悟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开始结识许多大家,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边阅读,边实践,又挤时间,坚持撰写教学随笔。由此想到冯文良老师所讲的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专”: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肖老师成长蜕变离不开几十年的勤学笃行,离不开利用一切可利用时间的专业阅读与写作,更离不开与大家及同行们的专业交往。反观自己,心太躁,又患懒癌,年纪轻轻,却病入膏肓,只知闭门造车,不懂专业交往,马齿徒增,空有一身疲倦!

一天的时间里,肖老师结合实践,把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秘籍都倾囊相授,听的过程中,对我触动最深的不是肖老师的秘籍对我有多少启发,而是肖老师对事业的热爱与刻苦专研的精神。肖老师不放过日常工作中的任何一个问题,无论大小,他都带着专研的精神,寻找科学理论的支持,或阅读或交往,边实践,边反思,每一条秘籍背后都浸透着肖老师的心血。反观自己对工作的态度,两个字——应付,活脱脱教师队伍里的南郭先生。背后反映的实质是对工作不热爱,没有把当成一项事业来做。夕阳西下,倦鸟归巢,坐在归家的大巴上,一种三十岁的末世之感袭上心头。

热爱,快速成长!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4年教师以案除改心得体会篇3

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孔子曾说过: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 自然 这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会和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是坚不可摧的。所以 养成好习惯 是我家孩子的最重要的家规之一。

当我幼小时妈妈经常会和我唠叨:自小要有好习惯,对人要和善,知错就要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妈妈的唠叨下我以此为准,渐长成人,踏入社会后我感受到了这些习惯的重要性。如今我也是一位妈妈,遵循母亲的方式,也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平时我也会和妈妈一样对儿子唠叨: 自小要有好习惯,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小伙伴;别人的东西不要拿;自己东西放整齐;饭前要洗手 唠叨声中儿子在这些方面渐成习惯。但总归是孩子,一些小毛病总会不断出现,特别前段时间有点乱花钱爱浪费的情况出现。于是我又开始注重他节俭习惯的培养。一次带儿子去超市买生活用品,儿子一会儿就拿了一大堆自己的零食,这时我要求孩子:只能拿两样。儿子听了傻眼了,还哭闹起来。但在我的 威胁 下,只好妥协。回家的路上我和他聊了刚才的事,和他说了多吃零食不但浪费钱财还有损 健康 ,孩子听了点点头。在以后去超市前,孩子就会和我先商量买一些什么东西,去超市后也不多拿,就买商量好的一些 物品 。有的时候面对孩子的哭闹,我们不能妥协,等待孩子安静后再和他谈心,让他懂得节俭是光荣的。

当然家规不单单来约束小孩的,也同样是约束家长的,一次因为我早饭吃得晚,中饭的时候就把饭剩下了,这时儿子说: 妈妈,你怎么浪费粮食啊。 听了儿子的话,我顿觉脸红,平时我总用这句话来提醒孩子,今天我却自己没有做到,我赶紧说: 妈妈不浪费,等会儿我会把饭吃完,浪费是可耻的,我可不想做可耻的事哦! 孩子听了点点头说: 妈,真乖。 哈哈,家规力量大啊。愿我们用良好的家规建设和谐的家园,让我们的后代健康成长,让他们走得更远!

每次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时我们班的孩子总喜欢抢占排头,喜欢插队。目的是想跟老师牵手当小班长,以 老师 的身份在前面带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站队抢排头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我想出了一个 办法 。站队前,我对孩子们说: 请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 。孩子们高兴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们身边,一一握一下他们的手,亲切地在他们的耳边说一句: 你的小手真干净 。或者说: 你的小手热乎乎的 孩子们笑了,高兴的也在我耳边说一声: 你的手也热乎乎的。 或者说: 你的手和我妈妈的手一样大。 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 . 随后脸上露出得意和满足的表情。我说: 站队吧! 话声刚落,孩子们个个忙着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对,没有抢排头的了。先抢一阵,再站队的现象彻底地消失了。

一个好的家,应该是半个心理学家。 此时,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孩子们抢排头,主要是想站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亲近,引起老师的注意,通过皮肤接触,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老师主动给孩子们一些抚慰性言语和动作,是迅速缩短教师与孩子们的距离,亲近孩子们,满足他们愿望的好方法。

2024年教师以案除改心得体会篇4

在教研员的精心安排下, 我们有幸观摩了102中学两位优秀教师的研讨课。通过观摩这两节课,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在观摩这两节课后的教学收获和自我反思。

(一)教学收获

1、导入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

为什么每位做课的老师都充分为她的课做准备,但却产生不同的效果呢?我觉得还是在导入这一环节有所不同。课程导入好的老师,能把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互动效果也很好。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点:引人注目的开场白和活动设计,集趣味性和启发性为一体,不仅能引人入胜,而且能发人深思。而不太成功的教师则恰好相好。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觉得英语课有趣,减少焦虑和恐惧心理,重塑自信。

这两位老师在教学中,就做到了这点。第一堂课是刘玉涵老师讲的module 4 unit 1, 她巧妙地运用和本课话题new technology 有关的一些图片进行导入, 精美的图片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而且,让学生在感受视觉美的同时,学会了本课的新单词和了解了本课的话题new technology, 为下一步课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张香格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更值得我们学习,她运用了普通的方式free talk, 却调动了全体同学的激情。一个简单问题,却让学生进行了一场brainstorm。 在阅读前部分,运用课文中的图片提出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在阅读前对文本进行了解和猜测。 还有解读技巧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她的导入设计可以说为阅读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 教学资源选用合理

主要表现:一是图及有关标注的使用;

二是颜色及背景的合理搭配;

三音乐及录音的有效使用为教学服务,为学习服务,为学生服务。刘玉涵老师把听力部分让学生自己表演并让学生把其录下就是教学资源选用合理的最好表现。四是资源是有利于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3教学理念要新颖

她们充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主要表现:一是注重师生情感交流,有较强的亲和力;

二是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凸显 刘老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录音机和照相机,既让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又让学生在教学成为主导;而张老师让学生的自行阅读也让学生自己学会如何学习。

三是注重师生之间学习过程的互动;

四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而不是灌输者、传授者;

五是注重教师形象的感召力,微笑、亲切的表情让学生听不懂也喜欢听;

六是三维目标的完满体现,尤其是在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上得以充分体现,让听课者觉得新课标、新资源的英语课就应该是这样教。

2、教学设计适合学生、贴近生活

在教学设计上体现了继承与发扬、改革与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

一是不以讲为主,以师生对话为主要学习方式;

二是注重学生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

三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四是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

五是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如看、听、说、议、练、读等;

六是创设语言学习环境,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有力支持;

七是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并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落实;

八是教学源于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学生学的有趣和轻松;

(二)自我反思

这次听课收获不少,但关键是学而时行之,要将这些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一、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

从这两节课中,我体会到我们的教学应注重对话课与阅读课的内在区别,阅读课文和对话课文是不同的课型,要建立不同的教学模式,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语言基础知识是难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的。有的教师教对话课文时,体现不出对话教学的特点,却把对话课文当作阅读课文教,甚至看着书对话,等于是在朗读课文。

对话课重在听说,听了以后,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对话内容,注重学习发展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输入知识,在设计活动时,注重其实效性,活动是否与教学有关。

阅读课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能把听力作为重点,其中,阅读速度的培养很关键,要严格控制时间。阅读课主要是 pre-reading,while-reading,

after-reading三个阶段,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我本人在这两课教学中的注重就有时犯错误, 通过这次看课我明白了如何去做我想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会越来越好。

二、教师为学生创了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

轻松的课堂氛围是一节课成败的另一个关键,也是注重学生情感的关键。如果一名教师能始终面带微笑,始终令课堂气氛活跃,可以说他的学生在享受课程,她自己也在享受课程。我在这点做得比较不错,我会保持这一优点。

三、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会激发学生兴趣。由于学生的程度不同,因此要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活动很好,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这就要求不仅要备课还要备学生。每一个学生都能听懂教师的指令、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敢于开口敢于交流、都有不同的收获,这是我在自己的教学中比较弱的环节。

2024年教师以案除改心得体会篇5

转眼间,来到xxx小学已近一年的时间了,一年对于我们这些刚刚走入社会的学生来说都可以用意义非凡来概括。在这一年中。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人生最快乐是事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很庆幸能走上向往已久的三尺讲台。我理想要用我的知识,我的理念去一批有理想、有担当、敢作敢为的时代精英,要成为学生们永生难忘的良师益友。

在经过一年学习过程中,我从许多名师对教学的'观点上领悟了很多。就数学这门课,我汇总一下几位名师的观点,谈一下自己的感悟。

第一学期我们主要集中训练教学技能,促使我教学风格的转变与形成(从严肃型向趣味活泼型转变),使之更加适合小学一年级的课堂。所以,不管是我们相互听课或者外出听课,还是指导我开公开课,每一次的指导、每一次的交流,都会让我感觉自己像海绵一般正在吸收知识,特别是在我对某个问题特别困惑的时候,我的指导老师曾老师经常放弃午休的时间,亲自示范讲解给我听。除此之外,我们学校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也很关心新教师的成长,注重解决新老师的疑惑,经常一起探讨某一个教学环节、某一个教学课题。在她们的帮助下,一学期后我的教学技能已有所提升。

为了加速新教师的成长,学校领导安排新教师担任班主任。刚接手班主任工作时候,由于对一年级的学生了解不够透彻,所以班级出现纪律散漫的情况。这时,我的指导老师曾老师帮我分析了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也交流了班级管理的经验,举办了班主任工作论坛。结合这些前辈们的时候,曾老师和我决定在第二学期狠抓班级的纪律。经过努力,各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善。

以上是我在一年的教学生活中的一点体会。作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还应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学习与思考,使自己尽快地成长。

2024年教师以案除改心得体会篇6

短短的几天的培训学习,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可以说是我近年来教学生涯中,一次难忘的学习交流。在学校这些勤恳敬业老师的发言中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却流露出大光华人的那种朴实真诚、谦虚好学,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让我在这次学习中受益匪浅,百听不厌,百学不倦。

我想,“作为教师,不仅是一个学者,她更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以局内人的身份“进入”生活本身,“入乎其内”,根据教学现场当时的“内在真实”,来展示教学的真实面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通过培训,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经过培训学习,我更坚定了自己“教书育人”的思想,要逐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做:

(一)“做一天蜡烛,就要发一天光;做一只春蚕,就要吐一寸丝。”

这是我的观和思想观。我不会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逍遥懈怠思想,有的就是一种教师的使命感。因为我深深地懂得: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悟、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需要以强烈地使命感为基础的,是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做代价的。一个热爱事业的人,是要甘于辛劳,甘于付出,甘于无怨,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二)要鼓励自己“学无止境”

我要在新学年里,不断学习他人的新经验,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力学苦练,做到“问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恐非易事。

(三)要热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这种热爱,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作为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种爱也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他们给予各方面的关注,从心灵上、思想上、身体上、学习上去关心、热爱、帮助,把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担挫折的烦恼。

通过培训,我懂得了怎样去爱学生。“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今后我要努力做到能爱、善爱,去关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的成果。

“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所有学生。在这个舞台上每天发生着许许多多平凡的和不平凡的教学故事,这些在教学活动中所发生、出现、遭遇、处理过的各种事件,不是瞬间即逝,无足轻重,淡无痕迹的,它会长久的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教学。从培训中老师所谈的这些亲身经历的事件中,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得到很多大启发,甚至会产生心灵的震撼。

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更使我明白了我们教师应该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爱,是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自己的不足,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为己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

2024年教师以案除改心得体会精选6篇相关文章:

以案警示心得体会模板7篇

以案警示心得体会最新5篇

食堂2024年工作总结精选6篇

装修公司2024年工作计划精选6篇

2024年主管工作计划精选6篇

2024年技术部年终工作总结精选6篇

2024年小学数学培训心得6篇

教师2024年度个人工作总结精选8篇

2024暑期教师全员培训心得体会8篇

办公室2024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精选7篇

2024年教师以案除改心得体会精选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