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真诚的态度,写出的心得体会是没有多大意义的,通过面对挑战,我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心得体会,让我们更加从容地应对未来的困难,下面是吾发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西湖的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西湖的心得体会篇1
在小时候就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和杭州就如同人间天堂一般美丽。杭州这个“人间天堂”里镶嵌着一颗闪亮的明珠,那就是西湖。感谢公司的这次组织,我来到了美丽的西湖。去的时候我很好激动,西湖是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呢?是不是传说中的那么诱人呢?是不是真的就是人们所说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呢?
哇!别再想啦!去看看就知道啦,下车后我们很神秘的来到西湖,其实如果你不是第一次去的话,你绝对也不会相信眼前的就是西湖,并不是说她不美,只是他没有确实的大门进去它,四面全环绕着大路,绿树环绕,神秘的藏在那些高大的树丛中。当我进去的时候,我最先触及视线的是茂密的树丛和草坪,还有那雕刻在地上很让人赞叹不已的百类鸟石雕刻图。随着步伐的渐渐踏入,键入眼眸的:哇!湖面,湖面今天并不是那么的平静,由于今天下了点小雨,湖面还朦胧的点缀了些白雾。真可谓水光接天啦!
踏上断桥,传说与现实交织,那相依的神仙眷侣仿若就在眼前,那凄美的结局令人断肠。步上苏堤,遥望三潭印月,带来的是一种跨越百年的历史沉淀感。花港观鱼,动植物的乐园,生机盎然,美不胜收。柳浪闻莺,春风拂面,带来阵阵鸟鸣与青草的气息,漫步柳荫间闲适惬意,直叫人忘却烦恼俗世。于是,曾经记忆中单薄的画面生动了起来,充满生气与灵性。
然而,似乎总有什么缺失了,是那种宁静质朴的美,那曾今恬静若静女般的西湖再也找不到了。即使非周末,西湖也总是人山人海。林立于周边的各类商业点,咖啡馆、餐馆、照相馆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亦破坏了西湖原有的美。即使已尽力保护,仍然随处可见被破坏的痕迹。践踏草地,垃圾乱扔,随便触摸文物,数不甚数。有游客们都在静静的观赏池中鱼群,一队旅游团的人忽然吵闹着拥挤过来,那种观鱼的气氛瞬间被破坏。导游用着如商场打着推销般介绍着文物历史,让人不禁皱眉。鱼池“赏”罢,人群拥挤着涌向前,来到林徽因的雕像前。于是又是一阵吵闹拥挤着拍照,更甚至者直接上去或扶或抱,令人不禁皱眉叹息。以至于想拍张清晰完整的照都非常不容易。右侧的照片便是废了很大的劲才“抓拍”到的林徽因雕像。可以看到即使这张照片是最清楚的,但边上仍有人或依或靠。西湖的美也因此变得不再完整,她缺少了那份宁静的动人感,那触动人心的出尘之美。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游客的增多带动了杭州经济。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文化越来越受关注,而西湖作为杭州乃至江浙的一颗璀璨明珠,其旅游开发就更为突出。且自从西湖申遗成功,随着更多游客慕名而至,对于西湖的保护任务就更为艰巨。而且,西湖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厚此薄彼’的现象。在西湖景区,往往对挂牌的历史建筑看得很重,而忽略了那些具有传统风貌的普通民居。因此,在开发过程中,民居遭到大量破坏。渐渐的,西湖也或多或少失去了那种历史的美感。
都说江南美,美在苏杭,杭州美,美在西湖。而西湖的美,美在景,更美每处景所包含的的故事。不同于与它属于同一类别的自然景点,更有异于其他类别的世界文化遗产,西湖与杭州城市的关系更紧密,很多景点都镶嵌在城市中心。西湖边,老的、破烂的、陈旧的,哪怕是一条小巷、一条街、一座房所透露出来的都是上百年历史。它们所包含的的故事,在历史中沉淀,展现于每个角落一砖一瓦。也许你此刻所站的这条旧巷,百年前曾发生过一场美丽的邂逅,或是曾在某个雨天的悲伤惜别。它们有着自己的灵魂,历经百年,默默地展现给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因此,在保护西湖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如旧修旧”,以最小干预的原则修复,体现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也体现了世界遗产对保护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要求。
而西湖在免费的同时也要加强保护力度和完善管理。对于破坏行为,应采取强有力的惩罚手段。而对于旅游社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对导游的培训要求应更加严格规范,提高导游的职业素质。同时,宣传西湖文化精神也很重要。对于爱西湖的游客而言,是破坏她任何美的,只会在欣赏的同时想到保护她的美丽。而对于那些抱着玩的心态的人而言,破坏便由此而来。传播西湖文化,一次打动人心,西湖的美若女子般婉约娇柔,令人不忍破坏。明白这点,想必人们便会主动担当起保护她的职责,不忍破坏了吧。
随后,我们加快脚步到了雷峰塔,由于雨开始加大就买票进了雷峰塔内,在塔内雷峰塔分七层,分别是暗层、二层、三层、四层、五层、天宫、塔刹。走进去,迎面扑来的是一种古来而神秘的气息,我们跑过去一看,原来是旧雷峰塔的砖块,上面还有许多钱呢!据说如果把钱扔到最上面就能梦想成真。随后我又走到了第二层,第二层也是雷峰塔遗址,只是比第一层看得更清楚罢了。接着,我们从二楼来到了暗层,这里讲述了白蛇传的故事。这些浮雕刻得栩栩如生,如真的一样,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让我赞叹不已。
今天由于时间和天气的关系,我们没有在此参观太久。但我脑海中的西湖景象已确立啦,更重要的是陪小孩一起游玩了一次。只要他们开心,我就更开心! 不管什么季节,不管什么天气,西湖的诗情画意随处都是,哪怕你再留神也会绊着你,那千年的江南风情早已把西湖过滤成如窖酒般的纯香,哪怕你不是诗人,随口也会咏出一些诗词来。这就是西湖,一块挂在江南胸前的美玉,看惯了多少春花秋月,又被多少人的故事滋养的如此温润。
西湖的心得体会篇2
瘦西湖是我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上园林景观。可想而知,那里的山水是多么令人如痴如醉啊!
一进园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弯弯曲曲向前延伸的河道。前方,一座座小桥横跨在湖面上,像一道道五彩缤纷的彩虹。河道两旁,各种各样的亭子,再加上垂柳和花朵为配饰,别有一番风味。
湖的对面有一座小山,山上古木参天,山顶上有一座威武、雄伟的白塔,它也是瘦西湖的一大景点,游客们对它赞叹不已。
再看瘦西湖,翠绿的湖水远远望去如同一条玉带系在小山身上。站在瘦西湖的岸边,可以看见湖里游来游去的小鱼,它们互相嬉戏玩耍,你追我赶,多么自由、快乐啊!
瘦西湖的水平静得如同一面镜子,倒映出飘逸的白云和在风中轻盈摇曳的柳树与红花,仿佛水底暗藏着一个神秘、美丽的童话世界。清澈的湖面犹如被仙女铺上了一层薄薄的、轻柔的纱,一艘华丽的游船驶过,顿时,轻纱好像被划破了一道似的,慢慢地,轻纱又被仙女缝补得不见裂痕了。仙女高兴地抖着纱,荡起一层层美丽的涟椅。
虽然瘦西湖没有大海那样壮丽的波澜,也没有长江那样波涛汹涌的气势,更没有钱塘江那样来势汹涌、不可抗拒的力量,但它用自己独特的韵味感染了每一位前来观光的游客。我爱瘦西湖,它的坦诚自然、清雅之美的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湖的心得体会篇3
杭州的西湖举世闻名,我一直想去看一看。寒假里,我终于有机会一饱眼福。西湖可大了,景点很多,我和爸爸妈妈只游玩了白堤、断桥、孤山、雷峰塔等几个地方。其中,我觉得最有趣的就是坐船游西湖了。
那是一个雪后天晴、艳阳高照的午后,我们打的来到西湖。因为我和妈妈有点晕车,所以我们决定先沿湖边散会儿步。凉凉的风轻轻吹拂在脸上,人也顿时清醒了许多。
正走着,发现在前面不远处,停靠着几只小木船。坐船游西湖,是我的夙愿。一问价钱,150元,妈妈有些舍不得。于是,我缠着爸爸,软磨硬泡,爸爸终于答应了。yeah!我心里甭提多开心了。
坐在船上,我眺目远望,心旷神怡。对岸,雷峰塔高高耸立,让我联想起《白蛇传》的故事;湖中,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座小岛,草木郁郁葱葱,活像三座碧绿的山包。低头俯视,湖水清澈透亮,我忍不住把手伸进水里。哇,虽然刚刚立春了,但湖水还是冰凉冰凉的。我可全然不顾这些,继续玩水,拍起好多水花。忽然,不远处一艘快艇飞驰过来,溅起一路的浪花,我吓得赶紧缩回了手。快艇虽然很快,但我还是喜欢坐着船夫摇的小木船,悠哉悠哉,慢慢品味西湖的宁静与美丽。
前面就是有名的三潭印月。可惜,现在不是月夜,不然,我们就能欣赏三潭印月的美景了。为了弥补遗憾,我们请摇船的师傅以眼前三座可爱的小石塔为背景,一连给我们拍了好几张全家福。
马上到湖心亭了。湖心亭名气也很大,所以我们决定停船上去看一看。刚走一会儿,一个巨大的石牌门就映入眼帘,上面还写着三个红色的大字:湖心亭。我跑到牌门边,摆个pose,让爸爸给我来了张全身照。拍完,我蹦蹦跳跳地继续往前走去。忽然,一株桃花,在我眼前一亮。我走上去,轻轻抚摸着它那柔软、细腻的花瓣,端详了好一会儿,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时间过得飞快,还没感觉,游兴正浓呢,太阳就快落山了。夕阳倒映在湖里,像撒了半湖的金屑,闪闪发光,美不胜收。
第一次游西湖,它的美已经让我如痴如醉。不过,西湖光的就有十景呢,我才游玩了几个地方,等下次再来,我一定从从容容、仔仔细细游览西湖,把它的美丽尽收心中。
西湖的心得体会篇4
记得,暑假的一天。我们全家一起到杭州旅游。
来到了杭州,我首先去西湖。到了西湖,那些美景尽收眼底我居然情不自禁的说:“这是那儿。”不知谁喊了一声“是西湖啊!”我看到清澈的湖水,绿色是西湖的总体印象。我们漫步在苏缇上。一边浏览着肩膀擦身而美景此时,我想到了最了解西湖的苏东坡的诗句:“水光潋滟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一首诗可真决了,把西湖的雨中以及西湖比作西施,真是厉害晚生非常佩服。
我们走过了苏蹄看到了前方不远可以坐船,于是我们便到船上产观湖心岛。每一棵树都象这到美景必不可少的东西。小虫子在地上蹦来跳去,好象也被这美感缆。这时我看到了一个景象一个很小的荷刚刚长出来,就有蜻蜓落在上面。这时我想到一句诗文“小荷才露尖尖角,便有蜻蜓落上时。”我的目光顺着清澈的小湖,我看到有许多“出污泥而不然的荷花“紫色,黄色,和红色,实在太美了!
天渐渐暗了形成了火烧云的形势。“夕阳西下“我觉得即使是大画家齐白石也画不出这美丽的色彩。
晚上来了,虫子们开始开演奏会了,我闭着眼睛,细耳聆听。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只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夜深了,人静了,我们要会旅馆了。我依恋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头还是不由自主的回着。好象只要能多看几眼,我怎样都行。再见了,令人流连忘返的西湖。
西湖的心得体会篇5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黛玉和宝钗来妙玉的住处喝茶。宝玉随后也到了。妙玉拿出一只大杯出来,问宝玉说:“你可以吃得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糟踏。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 ”
不懂茶的人,只把茶当成解渴或者提神的饮品,就好像刘姥姥一般。而真正懂茶的人,却可以从茶的文化中,品味出生活的意境和人生的哲学。所以品茗是一种文化,需要我们去仔细品味。品茶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在品味或苦涩或回甘的人生。
在陆羽的《茶经》问世之前,喝茶还没有形成一种文化。陆羽的《茶经》在公元780年出版,一共分为上、中、下三卷,一共十章内容。这十章内容,却包含了茶的产地、采集、品鉴、烹制器具介绍、煮茶方法、茶史等等的内容。
?茶经》将中国的饮茶文化推向了另一个文化高度,并且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
茶文化发展到今天,除了传承之外,也结合了很多现代工艺和礼仪。现代的茶艺已经变成了一种修身养性的内涵文化。也能够帮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将浮躁的心态变得安静平和。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王建荣主编了一本《茶道:从喝茶到懂茶》。这本书帮助外行人来了解和学习中国的茶文化,并且体会茶道天人合一的境界。
那么我们就一起跟随博物馆馆长王建荣的《茶道》来一起体验茶文化之旅。
一、茶史传说西汉时期有一位蜀郡人,叫做吴理真。仙女看他为人忠厚,就送给他八颗茶籽。吴理真将八颗茶籽种植后,长出八颗仙茶树。后人将这八颗仙茶树视为神明。都说只要摘下仙茶树上的四两茶叶吃下,便可立即成仙。
虽然这是传说,但是吴理真确实是中国有记载以来,第一位将茶进行人工种植的人。而且在现在的四川省蒙顶山上,有八颗茶树,相传就是吴理真亲自种植的。
古代记载的茶并不用“茶”字,而是用槚、蔎(she)、茗和荼等字样,最后才演变成了茶字。
中国一直盛产茶叶,尤其是在西南地。因为西南地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非常适合茶叶生长。也就是现在的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年龄最大的野生茶树有2700多年。人工种植的茶树,最大年龄也有800岁了。
二、茶的种类茶叶的分类有很多种。比如说,按照外形分类,可以分为珍眉、瓜片、雀舌、毛峰、毛尖等等。如果按照茶叶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功夫茶等等。
按季节分类,可以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
春茶:春茶也就是春天采摘的茶叶。一般在3-4月份采摘。因为这个季节温度适宜雨水充足,所以春茶是三种茶叶中营养最丰富的,而且香气袭人。春茶叶肉肥厚、色泽翠绿。
夏茶:夏茶多在8-10月份采摘。因为夏天气温高,茶叶生长快。所以夏茶的营养含量低,并且味道要比春茶淡。由于日照强烈,所以多酚物质含量高,导致茶叶的味道有些苦涩。
秋茶:秋茶的品质在春茶和夏茶之间。秋茶的生长期短,所以茶叶的芽头很小。秋天雨水少,所以秋茶的水分含量少,叶色有点泛黄。
我们市面上常见六大茶类,分别是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
(1)绿茶
我国浙江、安徽和江苏是绿茶最好的产地。向上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碧螺春、六安瓜片、庐山云雾等等都属于绿茶。
绿茶是直接从茶树上采摘叶芽之后,不发酵,只经过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而制成的。
正是因为绿茶的加工工序少,所以绿茶中的维生素和多种营养元素都得以保留。
(2)红茶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叶。摘下叶芽之后,要经过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由于红茶经过了发酵,所以茶叶中的大多数营养成分都被流失。但是红茶却因为发酵而产生了新的营养物质,像茶黄素和茶红素等。所以红茶的口感比绿茶更浓醇。
我国最著名的红茶是祁门山红茶。
(3)乌龙茶
乌龙茶和绿茶是从同一种茶树上采摘下来的茶叶。它和绿茶的区别就是工序不同。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叶,需要经过杀青、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
(4)白茶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将茶叶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即可。白茶的药用价值很高,具有清热润肺、平肝益血等功效。对烟酒过度、饮食油腻的人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5)黄茶
黄茶是中国的特产。湖南岳阳是黄茶之乡。黄茶的工序和绿茶相似,只是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的工艺。
(6)黑茶
黑茶是后发酵茶,而且是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紧压茶也就是我们市面上常见的茶砖。黑茶的营养非常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有生命之茶之说。
三、茶道因为每种茶叶的制作工艺和属性不同,所以冲泡茶叶的方式也都不同。为了让每种茶叶的营养得到最大的保留,让茶的口感更香醇,所以饮茶就成了一种文化。
1、茶具
喜欢茶的人,几乎都会给自己准备一套茶具。而对茶无感的人,只要给他一杯白水就可以了。
茶具虽然只是盛茶的工具,但却是饮茶文化的载体。在中国,茶具有很多。
最主要的当然是茶壶。但是在茶壶之外,还有盖置(既盖托)、壶承(既壶托)、茶盘、品茗杯、闻香杯、盖碗、杯垫、公道杯等等。
除了这些主要的用具之外,还有六件辅助工具,既茶针、茶夹、茶匙、茶则、茶漏和茶桶。这六件辅助工具被称为茶道六君子。
2、冲泡的水
黛玉问妙玉:“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
我们普通人喝茶,可能就用自来水烧开冲泡即可。但是喜欢茶的人,能够因为冲泡茶叶的水质不同,而品出不同的口感。
什么样的水算是泡茶的好水呢?好水需要有五个标准,既“源、活、甘、清、轻”。也就是说,最好是活水的源头,水味略有甘甜,水质清澈并且水硬度低(也就是可溶性钙镁等化合物含量要少)。
因为古代时期,空气很少被污染,所以古人喜欢收集雨水和雪水用来泡茶。古人称无根之水为天泉。但是时至今日,工业、汽车等等污染严重,所以我们已经不能取雨水或者雪水泡茶了。
如果我们现在想选用上好的水来泡茶,那么可以选择泉水。比较出名的就是济南的趵突泉、淄博的柳泉等等。
3、冲泡的方式
茶的冲泡过程是茶道中最主要的部分。因为每一种茶的属性不同,所以冲泡方式也不同。
绿茶:
高档绿茶的水温在八十度左右,这样能够将营养物质有效保留。中低档绿茶需要用沸水冲泡,因为这样才能够将绿茶的有效成分浸出。
绿茶适合用小壶分杯冲泡,冲泡2-3次就不要再品了。
红茶:
红茶的汤色红亮清澈,所以适合使用白瓷茶具冲泡,这样方便观察汤色。一克茶叶用五十毫升的沸水冲泡。这个比例是口感最好的。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在红茶里放牛奶或者糖。市面上卖的上好奶茶,都是用红茶制作的。
白茶:
冲泡白茶适合玻璃杯或者瓷杯。水温在八十度左右。需要等待3分钟左右,汤色出来后再饮用。
黄茶:
黄茶非常适合用透明的玻璃杯冲泡。水温要低一些,大概七十度左右,这样才能将黄茶中的营养成分最好的保留。
乌龙茶:
乌龙茶需要先用温水洗茶,然后再用一百度的沸水冲泡。因为乌龙茶中的芳香物质需要高温情况下才能浸出。因为乌龙茶味道清香,口感甘醇,所以适合使用紫砂茶具或者白瓷茶具来保留茶叶的香气。
黑茶:
黑茶的汤色明亮又厚重,所以用紫砂茶具来冲泡最能衬托出黑茶的汤色。黑茶要先用沸水洗茶,然后将水煮沸后再用文火煮两分钟。黑茶必须用沸水煮才能将营养物质浸出。
其实茶文化并不仅仅是指茶道,还包括包括茶德、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元稹
诗人元稹在饮茶的过程中,忘却了尘世的烦恼,达到了超然物外的境界。
茶代表着健康、恬静与自然的大智慧。也是一种娴雅、简单的生活主张。所以学习和了解茶文化,也是帮助我们从闹市中找到一隅净土的方式。
有时间,请静下心来。给自己冲泡一杯茶,静享生活。
西湖的心得体会篇6
西湖公园晚上人不多。公园里的广场空荡荡的,一片寂静。我慢慢走上台阶,站在广场中央。我轻轻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刚刚下的雨浸透了土壤,一种独特的清新从土地深处溢出。
花朵的芳香和小草的清润也都在此时被吸入我的脾肺,我的耳边传来了清脆悦耳的鸟叫和略有些沙哑的蝉鸣,而这些属于大自然的声音将繁华城市的喧嚣隔绝在外,令我仿佛身处世外桃源一般,悠然舒适,再睁眼,远处是一片碧色的湖,竟有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味,抬眼望去,天上几只大雁匆匆飞去,飞向山的那边。山被雾气围拢着,隐隐地能看出山的轮廓,这般的山,隐约朦胧,神秘高大。而我的旁边,一条被绿树围绕的小道幽邃神秘。
我踏过小道,来到西湖桥下,轻轻抬眼便可看到天边那与云儿相伴的彩霞。那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啊,像是融汇了所有的淡雅之色,美得醉人。走到桥的最高处,我便看见湖中一群小小的鸭子正慢悠悠地游着,悠然自得。而在西湖的中央,一座绿色的小岛格外显眼,像是一只卧龙沉睡在西湖之上。再隔着一个西湖望去,不远处便是那星星点点的灯光围绕着闽台缘博物馆。我走过长长的桥,天上又下起了蒙蒙细雨,雨丝落在西湖的水面上,淅淅沥沥,像是在弹奏一首古典的乐曲,也让我感受到了类似周庄的水韵之美。
日暮渐消渐退,公园里的脚步声渐渐多了,夏日西湖的夜晚也开始热闹起来,亮黄的灯光照在地上,摇曳了棵棵大树的影子,树上的叶子随风摆动,发出“沙沙”的响声。远远望去,西湖对面的公路上,一盏盏明亮的灯连成了一条长龙,在夜里竟也是另一番美景。来到西湖边,大而深湛的西湖在灯光下闪着粼粼波光,隐约显出一种柔美之感。乍一抬头,一艘游船从不远处驶来,接着靠在岸边,原本活泼的世界随着船的停靠,也变得安静下来,透露出的是一种别致的静谧美。
再转身,不远处一棵大榕树映入我的眼帘,附近的石阶上已坐满了人,而那棵大榕树就这么孤独地立着,仿佛已经注视了人们很久,很久,我想,它之所以这么多年来始终默默奉献,也是希望能够予人快乐吧。我抬头看天,此时的天空,像是披上了一件黑色的斗篷,遮住了一切属于自然的光亮,只留下寥寥无几的几颗星星和一轮皓月,我不禁想起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情怀,而我站在这属于家乡的土地上,却看到了这皓月的另一番情怀:它用它的光亮照映了我们美丽的家园,为我们的天空添上它的色彩……
不知不觉,夜深了,在夜幕下,我悄悄地离开了西湖的这一片美丽而宁静的天地。
西湖的心得体会篇7
一个晴天的早晨,我兴高采烈地和父母踏上去西湖的旅途。一路上,我坐立不安,迫不及待地想看到西湖美景,同时也在想:西湖这么有名气,前去观赏的游人一定数不胜数吧!
经过几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来到西湖边,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真的吗,我不会是在梦里吧?实在是太美了!在阳光的映衬下,西湖显得多么迷人!正在我对这美景充满遐想之时,突然发现有人在朝湖水里小便。难道这儿没厕所吗?我很好奇。做如此不文明的事,难道就没人管吗?这样,既毁坏了西湖的美丽的容颜,又严重丢中国人的脸。想想前去观赏西湖的游人来自世界各地,外国游客虽然不多,但总有几个吧?我很气愤,真想过去说他几句,爸爸说:“你看,那人随地小便,被管理人员发现了。”听了这话,我连忙向那个方向看去:“嘿!真是大快人心哪!恶人终有恶报!”
我松了一口气,继续观赏这美景。午饭后,正当我们要向下一站出发时,我又看到一种不良的行为。
在一棵树旁,有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小青年,手里拿着一把小刀,好像在刻字。我忍无可忍了,匆匆走过去,发现树上刻着“---到此一游”几个字。我努力使自己心平气和地说:“叔叔,请你不要在树上刻字,小树会疼的。”他说:“我留一个纪念,你管得着吗?”我又说:“留纪念也不是这么个留法呀!这么优美的景色,是靠大家一起来保护的。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这公园里还会有完美的景物吗?”爸爸在一旁也帮着我说话,听了我们父女俩的话,他低下了头,匆匆离去了。
经过这一天的事情,我深有感触: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人人都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不要与“耻辱”为伍,而要向“光荣”进发。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保护自己的家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对于那些不知羞耻的人,我建议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
西湖的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