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读后感通用5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很多时候,读后感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复杂的社会问题,读后感不仅是读书的终点,更是思考的起点,推动更深层次的探索,吾发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童年》的读后感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童年》的读后感通用5篇

《童年》的读后感篇1

当我读完《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篇书时,我感到高尔基小时候的生活并不是非常快乐,但他却交到了许多朋友。

因为我从书中知道了高尔基在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善良的母亲因为没有钱去养活他,所以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的家里。然而,不幸的是他的母亲在他的外祖父家走了。高尔基只上过三年学,十一岁就去干各种各样的'杂活,比如说:学徒工,洗碗工,面包工,守夜人等等。

有一天,高尔基去了“善良号”的轮船上,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个全身穿着白衣服,每个手指上都长着毛,两只大耳朵里也竖着毛,他的名字叫:斯穆雷。他经常让高尔基给他念书听,斯穆雷的那只黑铁皮箱里藏着许多书,比如:《奥米尔训练》、《炮兵记事》、《论臭虫之危害及消灭方法》等。高尔基在那,是一个洗碗工,每次斯穆雷都让高尔基放下手中的活,给他念书听。光替高尔基干活的人叫做:马克西姆。

等高尔基又回到家里时,高尔基已经改变了许多,比如说:他竟然喜欢上了吸烟!他的外祖父见到这样,就给高尔基的外祖母说,外祖母就阴阳怪气的说高尔基:“你怎么抽烟!”还装模作样的打了高尔基一下。高尔基就非常生气,跑到了一个角落里,他的外祖母悄悄地对高尔基说:“我只是做给你外祖父看的,他现在跟小孩子一样。”高尔基扭过头一看,他的外祖父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幸灾乐祸。

在高尔基上大学的时候,他已经长大了,他又认识了一个名字叫做:霍霍尔。霍霍尔是一个有胡子的一个老头。在那里,高尔基和霍霍尔发生了许多事情。我就不一一说了。最后,高尔基到了另一个渔场里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

《童年》的读后感篇2

童年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每个人的童年都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可在高尔基所著的《童年》里,我们将看到另一种童年。

?童年》这本书讲述了小主人公阿廖莎三岁时失去父亲,他们来到了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个贪婪自私的人,而他的舅舅是个爱财如命的.家伙,他的表哥萨沙总是捉弄他,只有外祖母关爱他,到了最后阿廖莎被赶出家门。

这本小说以一个孩子的角度来观看这个世界,体现了小市民的空虚,自私,以及展现了下层人民的正直,勤劳,淳朴,善良的品质。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阿廖莎,同时又对他感到同情,阿廖莎从小生活在这种残暴的环境里,但这一切并没有将阿廖莎吓到,她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从不掉眼泪,也从不肯向命运低头,这些困难反而让他成为一个勇敢,坚强的小伙子。

与阿廖莎的童年相比,我们的日子幸福多了,我们每天都快乐的成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都不缺少关爱,而阿廖莎的家庭里,除了外祖母,就没有人关心他了,在我们的家里也不会发生家暴,我们还会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着老师细心教导,放学回家后就能吃到美味热乎的饭菜。

如今我们要珍惜这些关爱与幸福,但也要像阿廖莎一样坚强,遇到困难勇敢的去面对。

《童年》的读后感篇3

今天,我终于读完了《童年》这本发人深省的书。本书讲述的是阿廖沙的童年生活。

四岁时,阿廖沙就失去了父亲那他失去了享受父爱的权利了吗?也失去了。我敢这么肯定的回答,是因为在本书中,他的继父,他的亲人们……都给不了她那种父爱。而他的母亲,却又长期四处漂泊、远走他乡,让他只能与外祖母相依为命,那他的外祖父呢?他的外祖父因为缺钱而变得十分专横、残暴,“打”、“毒打”成了他解决问题的方法。“骂”、“大骂”成了他思考难题的替代品。

这本书吸引我的,就是他所经历的一桩桩事:认识聪明能干的小茨冈、目睹小茨刚的死、认识落魄的“好事情”……每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处理问题的方式、对待人们的态度……铸造了阿廖沙的童年环境。作者对每个人的描述,都恰到好处,让人对其非常了解,仿佛他就是你身边的一个人。我最喜欢的还是外祖母。她善良、温和、坚强,竭尽全力地呵护阿廖沙,教会他做人的道理,守护他幼小的心灵,为他开辟追梦的道路。她用她的童话故事来安慰他的精神世界。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是的!上帝给了阿廖沙悲惨的童年,却增强了他对事情的处理能力,对困难、挫折的承受能力。还赐予了他一位“天使”――外祖母。阿廖沙所经历的一切,是为他的未来做垫脚石,当然,这也要归功于外祖母,否则,他可能会变坏,学外祖父的处理事情的方式。很多人说:“阿廖沙的童年与我们的比起来,真是太悲惨了。”的确,是很悲惨,可他的童年不也给他穿了层“保护衣吗”?使他不成为我们这样的“瓷娃娃”,一碰就碎。有一个词语是“先苦后甜”。

看完这本书,我明白了我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同时,我也不能让爸爸妈妈把我变成一碰就碎的“瓷娃娃”。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童年很苦,那么请你与高尔基比一下。

《童年》的读后感篇4

每个人都有童年,而且每个人的童年是不同的,我们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我们真是千呵百护,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但是高尔基就没有这样一个童年,他的童年是苦的,是可悲的`,不但家里很贫困,家庭也不美满。

高尔基7岁就没有了父亲,因为家里穷父亲生病了也不能去医院,直到死了也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因为前面一直是父亲打工获得的钱,现在他死了,高尔基跟着妈妈和年迈的奶奶远渡重洋去找高尔基的公公。高尔基的公公是个很严厉的老人家,经常打小孩子,只给高尔基几件有补丁的破衣服穿。高尔基在小学时因为是穷人家的孩子饱受大家的欺辱,不过有一次数学老师出给了学生一道题:1 2 3 4 5 6 ……100=?,别的孩子想了半天都没想出来,只看高尔基一会儿就做好了,他说是5050,老师很惊呀,忙问:“你怎么知道的?”高尔基说:“因为1 100=101,2 99=101,3 98=101……一共有50个101,只要用50×101=5050就可以了”。老师对高尔基的数学能力心服口服,不再因为家穷而瞧不起他了。高尔基长大后成为了数学家、文学家。读完了《童年》,我觉得高尔基生活学习条件那样差也能成为伟人,而家庭富裕的我们不是要更加努力学习吗?

《童年》的读后感篇5

作者以朴实而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入她的童年生活。如梦似幻。在作者的笔下,她就想是一名小孩子,作者把一名七八岁的小女孩所掌握的词汇,说话的语调,童年的天真发挥的淋漓尽致。而读者就像作者童年使的小伙伴,与她一起玩耍,抬起头看骆驼,以儿童的角度看待问题,实为神来之笔。值得我们学习。另外,让作者念念不忘的几个童年情景,也写得很生动。比如,作者学骆驼磨牙,对驼铃的“独到见解”,帮骆驼剪毛,在夏天对骆驼的思念都让读者耳目一新。在第十五自然段,作者通过写寒暑的回忆,对骆驼的思念都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的依依流连,那驼铃声则是童年的美妙音乐,奏出的是一串串童年的音符,奏出的是一首首童年的歌声,优美又优雅。总有一日,我们也会长大成人,失去这美好的童年,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童年,不是吗?

以前,我在课本上读了一篇文章讲的是骆驼队来到我家门前,爸爸在和骆驼主任讲价钱,我对于骆驼很好奇,便学骆驼咀嚼,后来谈好价钱后,骆驼队走了,我问妈妈他们去了哪里,妈妈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是啊!童年是充满纯真和乐趣的阳光,也是令人留恋和难以往怀的时光。在那充满阳光的日子里,那灿烂的冬阳,那长长的骆驼队,那清脆的铃铛声,加上一个孩子对骆驼队的好奇与思念,一切都是那么妙不可言啊!

看看文中的小作者,想想我们自己。发生在我身上有趣的事情真是不计其数。我体验过坐碰碰车的快乐,我体验过飞天车的刺激,我还体验过坐摩天轮的悠闲。但是我还是忘不了文中的小作者如痴如醉地看骆驼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是啊!骆驼是很丑,它没有孔雀那样美丽的羽毛,也没有喜鹊那样美丽动听的声音,更没有像小猫.小狗那样的宠养。但是它那安详的态度,沉得住气的性格,它默默无闻为人们驮运东西的精神。就足够让我们学习了。

《童年》的读后感通用5篇相关文章:

读童年读后感500字作文5篇

五彩的童年作文5篇

《童年》作文读后感优秀6篇

童年,高尔基读后感7篇

读《童年》写读后感6篇

读《童年》写读后感优质6篇

童年,高尔基读后感推荐6篇

读童年读后感600字参考8篇

读童年读后感500字作文优质8篇

读高尔基的童年心得体会5篇

《童年》的读后感通用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