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集合的教案优秀8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好的教案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教师应在教案中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方向,吾发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集合的教案优秀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集合的教案优秀8篇

大班集合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毛豆的外形及内部特征。

2.能动手剥毛豆,锻炼幼儿的消极小肌肉运动。

3.学会由外到内的观察毛豆,并用完整的话语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4.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6.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带荚毛豆4筐、一个空盒子;儿歌(毛豆)

【活动过程】

导入:直接呈现毛豆

1.师:毛豆长得什么样子?毛豆像什么?用手摸一摸,毛豆上面有什么?

2.师:小朋友们猜一猜,毛豆荚里面会有什么?

3.师: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的?

4.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先示范,再请小朋友们来操作,探索毛豆荚里面的样子。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毛豆荚里面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剥毛豆荚认识了毛豆朋友,知道了毛豆是绿色的,小小的,长得圆圆的,每个毛豆朋友都有一个绿色的小房子,上面还有还有毛,大家相处的非常好。

活动延伸:

毛豆朋友还有哪些用处呢?小朋友们可以回家和家长探讨一下,下次把结果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老师要将孩子们感兴趣的一个点,把它放大,从这个点引发出幼儿可以去思考探索的点。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

大班集合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有感情的朗诵童谣,理解童谣的内容,

2、根据童谣的内容创编动作,体验角色扮演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根据童谣的内容创编动作,体验角色扮演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熊、乌鸦、鲤鱼、流水胸饰若干;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尝试——我来过桥

1、引导幼儿有秩序的依次走过“小桥”进入活动室入座。

2、刚刚我们过小桥时有什么感觉?

3、有一只小熊他要过小竹桥,这只小熊可没有小朋友勇敢,我们一起来听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创编——小熊过桥

1、教师播放动画,幼儿仔细观看。

2、谁来过小竹桥?

3、小熊为什么不敢过小竹桥?

4、小熊不敢过桥时,谁在笑它?怎样笑它?

5、小熊遇到困难是怎么想的?

6、谁来鼓励小熊走过桥的?

7、小鱼是怎样鼓励小熊的?

8、小熊是怎样走过桥的?

9、幼儿学念童谣。

三、游戏——小熊过桥

1、幼儿自由选择胸饰进行角色扮演。

2、播放童谣,幼儿根据童谣内容的`发展进行角色表演。

3、根据童谣故事的发展顺序幼儿有节奏的进行角色表演。

大班集合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根据歌曲内容表演响应的动作。

2.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重点难点: 学会演唱歌曲,根据歌曲内容表演响应的动作。

环境与材料:

1.带领幼儿到小学参观。

2.音乐录音带

重点指导: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一次备课

谈话

--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你们认为当一名小学生应该怎样?

--教师幼儿的发言,引出歌曲内容。

学唱歌曲

--教师范唱歌曲,并结合歌曲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幼儿跟唱并模仿。

--分句学唱第一段。

--整体学唱第二段,幼儿在教师带领下,用跟唱形式整体学唱第二段,边唱边结合歌曲内容做相应动作。

演唱歌曲

--播放歌曲录音,幼儿跟音乐整体演唱这首歌。

大班集合的教案篇4

一、 活动目标:

1、 探索吹泡泡的制作方法以及如何使泡泡吹大和发生变化。

2、 积极投入活动,大胆尝试,能用语言表达操作的过程。

3、 感受成功的快乐,对科学小实验产生兴趣。

二、 活动准备:

1、水桶、洗衣粉、洗洁精、肥皂粉、洗发水、水。

2、各种吸管、抹布。糖、醋每组一份。

3、"比克曼的世界"dvd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1.教师对每组吹泡泡,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以自己吹泡泡的方式来引起幼儿兴趣,幼儿一下子就被感染了情绪,都试着来抓泡泡。)2.师:你们也想吹泡泡吗?那么,我们一起来做好吗?

(在这个环节中,激发了幼儿自己制作吹泡液的愿望。)3.师:做吹泡液需要用什么呢?

教师:原来洗衣粉、肥皂、洗发水、沐浴露、洗洁精、洗手液加了水以后都能制作成吹泡液。

二、幼儿实验(一) 尝试制作吹泡液1. 师:老师准备了肥皂粉、肥皂、洗发水、沐浴露、洗手液(边说边出示)你们可以任意选一种来制作吹泡液。看哪位小朋友做得又干净又快,而且用完的东西都能放回原处,做成功后马上回到座位上,好吗?

(在制作吹泡液材料的选择上,我大量幼儿在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东西。通过操作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经验,就是这些东西都能制作吹泡液。同时渗透了操作常规,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2. 幼儿实验。

(在制作过程中,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制作的材料,通过自己的实验了解了制作吹泡液的方法。)3. 师: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小朋友已经制作成功了?

(1) 你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吹泡液的?怎么做的?

(2) 和他一样,用xx来制作也成功的小朋友有哪些?谁和他使用的材料不同也成功了?那是用什么制作的呢?

(3) 有没有不成功的呢?那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和幼儿一起观察他的吹泡液来找不成功的原因,并想出解决的办法。

教师请不成功的幼儿把吹泡液拿上来观察,请其他制作成功的幼儿来原因。你是用什么制作的?

师:那怎么做才能作成功呢?

师:好,那过一会你再试一下!还有谁没有成功?我们来看看他的吹泡液!你是用什么制作的?

师:谁来帮他想办法?

师:那你再试一试!还有谁没有成功的!你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让我来试着吹一下,好吗?(老师在试吹的过程中吹出了泡泡。)师:这是怎么回事?

师:应该怎么吹呢?

师:好,用他们教你的办法再来试一试!好吗?

(二) 尝试用不同的管子来吹泡泡,发现问题。

1. 师:这次我们吹泡泡要用桌上的三根管子分别来试吹泡泡。你们猜这三根管子吹出的.泡泡会一样吗?(请幼儿猜想)师:好,那就来试试吧!刚才吹泡液没有制作成功的小朋友想一想自己是什么原因,赶快该一下再来试吹,好吗?

2. 幼儿试吹。

师:为什么粗的管子吹出的泡泡最大呢?为什么两根细管吹出的泡泡不一样呢?

(三) 尝试在吹泡液中加入糖或醋,发现问题。

1. 师:这次在吹泡液中要加入一样东西,在试吹一下,看看有什么变化?

2. 师出示生活中经常看见的食糖和白醋。

师:你在吹泡液中加入其中的一种,看看有什么变化?记住了,加了糖就不能加醋了;加了醋就不能加糖了了!

3. 幼儿实验4. 师:你们都试了吗?

(1) 谁放了什么?(放了糖)你们有什么发现?

(2) 谁放了醋?你们有什么新发现?

三、 结束:

引起幼儿再次探索的兴趣。

1. 师:吹了那么多次的泡泡,吹出的泡泡都是什么形状的?一般的情况下泡泡吹出来都是圆的,但是比克曼世界里的气泡吹出了不同形状的泡泡来,我们一看吧!

2. 幼儿观看《比克曼的世界》。(内容:气泡吹出不同形状的泡泡,有方形的、有拱形。)3. 师:泡泡还可以吹出方的和拱形的。吹泡泡好玩吗?但是泡泡吹出来会怎样?有个小哥哥,他有好办法不让泡泡破,我们再来看看!(看录象)(内容:小哥哥戴着羊毛手套来玩吹出来的泡泡,既不破,又能拍。)4. 师:我也来试试!(老师把吹出的泡泡,用穿着毛衣的胳膊去抛抬)为什么泡泡没有马上破而且还在跳舞呢?请你们也回去试试,再来告诉大家!

(通过电教化的手段,激发幼儿新的兴趣。通常情况下,泡泡吹出来是圆的,但是泡泡有时吹出来不一定都是圆的。在改变一定的条件下,泡泡还可以吹出其他的形状。)

大班集合的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在幼儿玩报纸时,有的幼儿将一张报纸揉成团,变成纸球互相扔着玩,兴趣非常浓厚。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帮助他们将纸球的外面裹上一层漂亮的彩纸,成了一个漂亮的纸球,其他的幼儿都很想来动手尝试。于是,便生成了“快乐玩球”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一球多玩,乐意与同伴合作玩球。

2.感知球的大小、色彩与数量,尝试分类。

重点难点

学习一球多玩,探索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1、大圆布一块,塑料筐一个,自选音乐磁带、录音机。

2、旧报纸若干,彩色及时贴若干。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将旧报纸团成纸球,教师帮助幼儿在纸球外粘上彩色及时贴,注意控制纸球的颜色,如绿色纸球数是幼儿人数的一半,红色纸球数是绿色纸球数的一半,黄色纸球数是红色纸球数的一半,蓝色纸球数是黄色纸球数的一半等等。

2.游戏“纸球找朋友”。

①请幼儿为自己的纸球找朋友,并说说为什么为纸球找这样的朋友,它们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②请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按颜色、大小等分组,如教师说“请按颜色为纸球找朋友”,幼儿就要根据纸球的颜色进行分组。

3.带领幼儿听音乐玩球,如顶纸球走、把纸球动作障碍物跳、把球滚出去等等。

4.请幼儿自由玩球,鼓励幼儿想出多种玩法,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交流各自的玩法,并互相模仿。

5.教师按颜色逐渐减少纸球数,如先收起占幼儿人数一半的纸球(绿球),再依次收起其他颜色的纸球等,引导幼儿合作玩球,如互相抛接球、传球、踢球、扔球、打球等等。

6.带领幼儿听音乐作放松运动,放松身体各部位肌肉。

7.游戏“炒黄豆”。

玩法:

①教师和幼儿各抓住大圆布的一边,自然围成圆圈,将所有纸球放在圆布上。

②引导幼儿互相配合,先左右晃动圆布,使球在布上滚动,再同时上下抖动圆布,使球从布上弹起,后接住纸球。

延伸活动:

提供各种辅助材料,如:球拍、圈、网兜、矿泉水瓶等,让幼儿开动脑筋想一想:利用这些辅助物可以怎样玩纸球?

活动反思

1、要从幼儿的角度充分考虑,课题设计要难易适中。《快乐玩球》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在以往的体育活动中已经有过玩球的经验以及一物多玩的经验。教师要通过“一课三研”或“一课多研”,在选择课题的时候,一定要反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各方面能力,要让大部分孩子“跳一跳,就能够的着”,只有幼儿有了成功的体验,才能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的兴趣。

2、整合各领域资源。虽然是体育活动,但前前后后融入了科学、语言、美术、健康等多个领域,有较强的综合性。在活动中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发展。小课题体现大思想。

3、每个幼儿在玩球的过程中,都在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与别人不同的玩法。教师没有为幼儿预设固定的游戏,而是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其中,让他们自己创造游戏。得到大家认可的游戏,全班幼儿可以一起来玩,这对幼儿是一种极大的激励。最后“炒黄豆”的游戏将该活动掀向高潮。通过活动,使我深刻地感到:幼儿一旦成为教学的主体,就会表现出极大地潜能。他们创造的玩法远远大于教师所预设的,他们表现出的运动能力大大超出教师所预料的。

大班集合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阅读电子书,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发展。

2、通过画面上的动作、表情等信息,引导幼儿寻找物物关系,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愿意倾听同伴的介绍,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电子书、绘本一本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1、这本书老师放在阅读区三天,我发现有很多孩子很喜欢看,有的会一边看一边说,有的'还提出了许多问题呢。谁能告诉老师这本书讲的关于谁的故事?茂茂有一个愿望,他的愿望是什么?

2、茂茂想走路,这有可能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吧!

二、引导幼儿阅读电子书,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发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幼儿对故事情节进行大胆猜测,在师生共度中理解情节发展)

1、出示(4-5)请你们来看看这幅画,把你看到的说给大家听(启发提问:这是什么地方?茂茂长得怎么样?它想干什么?)(老师把你们说的编成一段话,一起听一遍)

2、出示(6-7)那它的想法能实现吗?我们接着往下看,谁来说说这一面(学习:伐木工人、锯)我们一起来说这一面。

3、出示(8-9)锯下后只剩下什么了?(学习树墩)树墩可以做什么?这页是怎么说的呢?(老师朗诵一遍)

4、出示(10-11)锯下的茂茂怎样了呢?我们一起往下看。谁来把你们看到的说给大家听。我们一起来说说这页。

5、出示(12-13)最后来到林场,这里聚集了许多的木料。

6、出示(14-15)茂茂问:我身上也和你们一样光秃秃的了吗?木材们说:是的,你没有一片叶子。

12

7、出示(16-17)茂茂怎么样呢?木材们怎么样了呢?我们来看下一幅(不开心、很难受)为什么不开心呢?茂茂为什么不担心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里是怎么说的?(老师朗读一遍)

8、出示(18-19)(直接读)

9、出示(20-21)那用它来做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谁来把你看到的说给大家听。

10、出示(22-23)认出茂茂后它会怎样做呢?

11、出示(24-25)它的愿望能实现吗?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谁来说说你读到了什么?

12、出示(26-27)做成了一两怎样的木车?

13、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听(28-35)

14、你在故事的后面部分听到了什么?

三、分享阅读后的感想

茂茂的故事好听吗?最后茂茂的想法实现了吗?他得到了那些人的帮助实现了自己的想法?你喜欢茂茂吗?为什么?

四、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黄老师把这本书编成了一个好听的故事,现在请你们边看图边听老师把故事从头至尾讲一遍,看谁听的认真。

五、布置阅读任务,为下次复述创编打好基??

今天这本书的故事讲完了,放学后老师会把这本书发给你们,请你们带回家里去像老师一样把这本书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大班集合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猜想、讲述红帽子的多种用途。

2、乐意帮助朋友,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红色的山雀窝》、故事。

2、蜜蜂、蝴蝶、鼹鼠、猫、兔、山雀头饰、红帽子。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话题。

教师:如果你有一件心爱的玩具,大家都喜欢,想借来玩一玩,你会怎么办?

二、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有一个叫珞珞的小朋友她有一顶漂亮的红帽子,但小动物向她借的时候,她会怎么做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故事。

1、倾听故事。

教师:哪些动物向珞珞借了红帽子?他们用红帽子来干什么?

2、边看课件,边欣赏故事。

教师:蜜蜂和蝴蝶借红帽子干什么?

鼹鼠借红帽子干什么?

猫借红帽子干什么?

兔子借红帽子干什么?

山雀借红帽子干什么?

珞珞将帽子借给别人,心情怎样?为什么?

三、表演故事。

1、自愿结伴,分配角色,选择头饰。

2、合作表演故事。

四、创编故事。

教师:还有谁会向珞珞借红帽子?它们用红帽子来干什么?

1、四人一组想一想、编一编,讲一讲。

2、每组选一个代表将编好的故事讲听。

附故事:红色的山雀窝

珞珞去散步,蜜蜂和蝴蝶围着珞珞跳起了舞,她们有礼貌地问:“能把你的红帽子借给我们开舞会吗?”

珞珞想了想,说:“好吧。不过,你们要记得还喔!”

蜜蜂和蝴蝶在红帽子里!“嘤嘤嗡嗡”唱啊跳啊,大家都说:“多好的红帽子舞台呀!”它们把红帽子还给了珞珞,道了一声又一声“谢谢”。

珞珞去散步,鼹鼠爸爸问:“能把你的红帽子借给我们去野营吗?”

珞珞想了想,说:“好吧。不过,你要记得还喔!”

这天晚上,鼹鼠一家在红帽子帐篷里美美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鼹鼠爸爸把红帽子还给了珞珞,并送给她一块樱桃蛋糕。

珞珞去散步,猫先生问:“能把你的红帽子借给我当降落伞吗?”

珞珞想了想,说:“好吧。不过,你要记得还喔!“

猫先生爬上高高的`树顶,“呼”地一跳,红帽子降落伞就飘飘忽忽落下来。他跳了一次一次,高兴极了!

后来,猫先生把红帽子还给了珞珞,并送给她两片漂亮的树叶。

珞珞去散步,兔子小姐问:“今天的风真不错,能把你的红帽子借给我当风筝吗?”

珞珞想了想,说:“好吧。不过……我想跟你一起玩。”

于是,兔子小姐和珞珞在红帽子上系上一条长长的线,顶着风跑起来。

哎呀,红帽子风筝卡在树枝上了!珞珞爬到树上去拿红帽子,里面忽然探出一个毛茸茸的脑袋——原来,是山雀妈妈呀!

山雀妈妈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的宝宝快要出生了,我来不及造房子,先借你的帽子用一下好吗?不过,我一定会还给你的。”

珞珞说:“不用啦,送给你和你的宝宝吧!”

从此,森林里就有了一顶红色的山雀窝。

大班集合的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使幼儿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在某一方面能称得上“之最”的动物。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大象有个长鼻子。

2、ppt课件:动物之最。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观看动画片,引起兴趣。

小朋友最喜欢看动画片了,现在呢,老师请小朋友看一个很有趣的动画片,看完以后呢,给老师和小伙伴讲讲动画片里演了什么故事。

2、你在动画片里看到了什么动物?

(1)大象

(2)长颈鹿

(3)鸵鸟

(4)河马

二、展开。

1、这些动物有些什么特点呢?(让幼儿互相说一说)

2、引导幼儿讨论动物身上最明显的特点。

它们都有各自的本领和特点,那么,它们身上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吧。

3、ppt课件:动物之??

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幼儿说出的动物之最,进行归纳:

(1)脖子最长的动物是:长颈鹿;

(2)鼻子最长的动物是:大象;

(3)耳朵最长的'动物是:兔子;

(4)跑的最快的动物是:猎豹;

(5)最凶猛的动物是:老虎;

(6)嘴巴最大的动物是:河马;

(7)唱歌最好听的动物是:百灵鸟。

4、请幼儿同桌两人互相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动物,它有什么本领?还有哪些动物之最?

5、请幼儿表演动物之最。

如:表演大象:就做出长鼻子的样子,并说:“我是大象,我的鼻子最长。”

活动延伸

学唱英语歌:大象有个长鼻子。

师幼一起边看动画片,边唱英语歌,根据幼儿的兴趣,反复跟唱。

大班集合的教案优秀8篇相关文章:

大班好玩的轮胎教案最新8篇

大班找朋友的教案模板8篇

春天的风大班语言教案优质8篇

幼儿园大班关于力的教案8篇

中大班优秀教案优秀5篇

春天的风大班语言教案模板8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水的教案模板8篇

端午节教案大班教案优秀6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水的教案最新8篇

大班我的幼儿园教案反思8篇

大班集合的教案优秀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