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应详细列出每个环节的时间,以提高课堂效率,一份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以下是吾发总结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喊妈妈教案最新5篇,供大家参考。
喊妈妈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中小蝌蚪的变化及周围背景的变化,想象故事的情节,并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句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认识。
2、学习围绕故事的名字来观察、思考画面的内容,并用想象填补画面空白,讲述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
3、感受探究生长过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蝌蚪的图片
2、幼儿用书:《小蝌蚪找妈妈》
3、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师:听!什么声音?是谁在哭?
2、出示小蝌蚪图片
师:它是谁?它长得什么样?
我们来问问它为什么哭?(小蝌蚪:我找不到妈妈了。)
3、师:它说发生什么事情了?它的妈妈是谁呢?
我们一起陪它去找妈妈吧。
二、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感知故事的情节。
1、 出示幼儿用书
师:请你们自己来阅读这个故事吧,看着画面试着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2、 幼儿自主阅读
3、 引导幼儿根据画面大胆讲述
师:小蝌蚪发生了什么事?谁来大家介绍它的故事?(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对应的画面)
(1)鸭子
师:它找到了谁?是它的妈妈吗?
小蝌蚪会怎么问?鸭妈妈会怎么回答?
(2)大鱼
师:它们在说什么呢?
(3)乌龟
师:乌龟是告诉小蝌蚪什么事情?
(4)大白鹅
师:它是小蝌蚪的妈妈吗?它说了什么?
(5)青蛙
师:找到妈妈了吗?小蝌蚪心情怎么样?妈妈会说什么?
4、 完整阅读故事
师:让我们看着大书,一起来阅读这个故事吧。
三、引导幼儿讲述小蝌蚪生长的过程。
1、 师:小蝌蚪的妈妈怎么会是青蛙呢?
小蝌蚪是怎么长大的`?
2、幼儿讲述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3、师:原来小蝌蚪的生长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你还知道哪些在生长的时候会发生很大变化的动物?
喊妈妈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运用不同的线条绘画表现自己妈妈的五官特征。
2.喜欢与同伴交流描述自己绘画的妈妈。
3.通过说说画画,萌发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不同脸型的轮廓纸、水彩笔、范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兴趣。
师:你的妈妈漂亮吗?妈妈什么地方长得漂亮?(引导幼儿欣赏妈妈的美并了解自己的妈妈和别人长得不一样,能说出自己妈妈的特点。)
二、教师出示范画,进行添画。
①师:你的妈妈的脸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选择不同形状的脸部轮廓)
②师:看看妈妈的脸上少了什么呀?(引导幼儿给妈妈画上鼻子,嘴巴和眼睛。)师:妈妈的眼睛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引导幼儿运用圆形、线形表现妈妈不同形状的眼睛。)
师;妈妈的眉毛是怎样的?(粗粗的?细细的?弯弯的?平平的?)
师;妈妈的鼻子是怎样的?妈妈的嘴巴什么颜色的?笑起来会怎样?
③给妈妈设计发型。妈妈的头发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运用曲直不同的两种线条表现妈妈的不同发型。)师:妈妈还喜欢戴耳环和项链,我们也给你的妈妈戴上吧!戴上耳环和项链。给妈妈的脸上擦点胭脂,红红的,真好看。
三、操作过程
①师:现在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妈妈画下来介绍给你的小伙伴?要画的像自己的妈妈!幼儿自己选择不同轮廓的纸,根据对妈妈的观察绘画表现自己妈妈五官的特点。(指导能力强的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对妈妈的观察和了解,鼓励其在进一步观察的基础上表现自己的妈妈与别人的妈妈的不同的地方。例如:脸上的痔、有没有戴眼镜、头发长短曲直等。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大胆绘画表现自己的妈妈,能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人物的五官,会说出自己妈妈的特点。)
②引导幼儿对妈妈说一句祝福的话或是让妈妈高兴的话,并予以记录。
四、延伸活动
将幼儿的作品和祝福语剪下一起贴在墙面上,布置成《我爱妈妈》的专栏。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是家长开放日的一节活动。首先整个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比较新颖的。其次,幼儿能够大胆地运用不同的线条绘画自己妈妈的五官,从幼儿的作品看创新能力强。欠缺的是幼儿在表达自己绘画的妈妈时比较拘谨,不够大方。
喊妈妈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故事的情境中能大胆感知、理解、表述读图画信。
2、进一步感知信的格式,并尝试“写”信。
3、在听听、讲讲、做做中发展其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并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6、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7、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活动准备:
1、图片1幅,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2、场景布置:小桥、水果店、树林、小兔家。
活动过程:
一、设疑、猜测猴妈妈的去向,引出图画信。
1、出示小猴淘淘。师:今天是星期天小猴淘淘早上起来,发现他妈妈不在家,急得快要哭了,你们想想看,他妈妈会去哪儿?(幼儿自由猜测)
2、引出信。师:淘淘在家找呀找,发现一封信,淘淘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他看一看,读一读。
二、理解、表述信的含义,掌握解读图画信的方法。
1、出示图片,理解内容。
(1)这信是谁写给谁的?(幼儿简单表述图画信初浅的理解。)
(2)分步理解图画信的含义。这房子是什么意思呢?妈妈让淘淘在家做些什么事?这箭头是什么意思?
(3)小结:哦,我明白了,这些箭头表示妈妈叫淘淘一个人在家做事的顺序,妈妈让淘淘早上起来先穿衣服再刷牙洗脸,再吃面包和鸡蛋,最后去书房画画等妈妈回家。
2、个别幼儿大胆读信。师:淘淘听了小朋友说的,有点明白这封信的意思了,请小朋友完整地把信念给淘淘听,记住一定不要忘了念称呼。
三、尝试制作图画信,学习连贯表述信的内容。
1、听电话。师:小猴看了妈妈的信后就按妈妈说的去做了。听,“丁零零”来电话了,我们和淘淘一起来听个电话!(小兔:喂,小猴淘淘吗?我是小兔,我想请你参加联欢会。师:好呀,可是不知道怎么走,请小兔告诉我们。小兔:你从家出来一直往前走,走过独木桥,经过水果店,穿过树林,看见黄黄的屋顶,蓝蓝的墙,红红的大门,那就是我家。)
2、提问:去小兔家经过哪些地方呢?
3、写信。
(1)淘淘在去之前要给妈妈留一封信,告诉妈妈自己去小兔家的路线,并想妈妈晚上来接他。这信该怎么写呢?小朋友我们来帮淘淘写信,好吗?记住告诉妈妈去小兔家的路线,因为妈妈不认识小兔家。
(2)幼儿操作材料。
(3)读一读信。
四、创设联欢会情境,体验游戏乐趣。
师:给妈妈的信写好了,那我们把信放在桌上,和小猴一起参加联欢会吧!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喊妈妈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有感情地跟诵儿歌,感受欢乐、融洽的家庭氛围。2.愿意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准备:
1.《生日快乐》音乐,切成片的黄瓜,醋、糖等调料。
2.《给妈妈过生日》教学挂图、语言cd。
3.幼儿学习资源①第26-27页。
活动过程
1.播放《生日快乐》的音乐,齐唱引入活动。
2.利用教学挂图学儿歌。
出示教学挂图一,只露出妈妈、爸爸和幼儿的形象,其余遮住。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图中有谁?谁要过生日了?这个小朋友的妈妈要过生日了,他和爸爸要为妈妈做好吃的,请你猜一猜妈妈喜欢吃什么呢?
打开遮住的.部分,露出一盘虾、一碗汤。学念儿歌的前两句。
出示教学挂图二。爸爸在干什么?小朋友能干什么?
出示切好的一盘黄瓜,在教师的指导下,请一名幼儿放上糖和醋,做一盘拌黄瓜。
出示教学挂图三。给妈妈尝一口,妈妈会说什么呢?
用情境表演的方式让幼儿学说后两句。教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孩子,把“拌黄瓜”送到“妈妈”嘴里,“妈妈”一边点头一边说:“唔,这个拌黄瓜,味道特别香。”
3.教师完整朗诵一遍。
4.配合教学挂图,集体学习朗诵。
5.结合幼儿学习资源①第26-27页,巩固记忆,提示幼儿有感情地朗诵。
6.通过提问增进幼儿对妈妈的关心,激发乐意为家人做事的愿望。
你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妈妈最喜欢吃什么菜?妈妈在家还做些什么?你在家能帮妈妈做些什么事情?
喊妈妈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调,并理解歌词内容。
2、能初步创编树的造型并随乐曲节奏表演。
3、结伴表演大树和小鸟,表现角色间相亲相爱的情感。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已学会了鸟飞的律动。
活动过程:
1、练声
(1)复习歌曲《两只小鸟》。(要求幼儿在音乐伴奏下,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并且有正确的演唱姿势)
(2)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小鸟和大树妈妈相亲相爱,小鸟把家安在了大树上,大树妈妈随着风轻轻摇动树枝,沙沙的声音好像在为鸟宝宝唱摇篮曲。下雨了,大树妈妈那长着叶子的手臂就像撑起的一把伞,为鸟宝宝挡住风雨。
2、基本部分:欣赏曲子《大树妈妈》(重点部分)
(1)通过课件,引起幼儿兴趣,引出。
知道吗?今天小鸟也飞到小(2)班,飞在一棵大树枝上筑了巢,大树妈妈随着风轻轻摇动树枝,摇起了小宝宝。哎呀,不好,刮风了、下雨了,你们猜猜小鸟怎么啦?(请幼儿自由讨论发言),别着急,有大树妈妈在呢,树妈妈那长满枝叶的手臂就像撑起的.一把伞,为鸟宝宝挡住风雨。
(2)欣赏歌曲《大树妈妈》
请幼儿边看课件、边欣赏歌曲《大树妈妈》一遍。今天李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大树妈妈》,讲的就是大树妈妈和小鸟的故事,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等一会儿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
(3)提问:这首曲子的名称叫什么?你听到些什么呢?
3、第二次欣赏曲子。
(1)我们再来仔细听一遍,大树妈妈长得怎么样?它为小鸟做什么事情呢?
(2)提问:大树妈妈长得怎样?它为小鸟做了什么事情?
(3)欣赏第三遍。提醒幼儿边听边摇晃身体。
(4)在音乐伴奏下自由表演大树妈妈和小鸟一遍。
4、结束部分:复习律动《碰一碰》
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跳舞,提醒幼儿在唱到“碰哪里”这一句时,能马上找到朋友,两人做动作。
喊妈妈教案最新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