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的学习活动设计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通过实地考察,教案能够将课堂学习与现实世界相结合,以下是吾发总结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打击乐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整体舞蹈表现,并学习用打击乐器随乐进行演奏。
2、在教室演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改变指挥方法,丰富演奏效果。
3、能注意自己的演奏效果与同伴的演奏协调一致,培养节奏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打击乐器、图谱;
2、音乐《拔根芦柴花》和《化蝶》;课件《芦苇》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化蝶》进入教室,教师带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二、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1、有表情的唱。
2、简单进行两声部合唱。
三、联系生活,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节奏”。
1、教师模仿小狗的叫声,提问:小狗是怎样叫的?有什么特点?
2、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叫声是有节奏的?(青蛙、小猫、小鸡……)
3、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是有节奏的?(切菜、走路、门铃……)。
4、出示节奏谱,让幼儿练习节奏。
我们除了用手拍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节奏?
四、让幼儿听音乐、看课件,理解感受音乐。
1、播放乐曲《拔根芦柴花》,提问:听完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提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小结:我们看到的植物是芦苇,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芦柴花,主要生长在苏北地区,好听的乐曲是苏北民歌《拔根芦柴花》,这首乐曲就是人们看到很美的芦柴花才编的,所以叫拔根芦柴花,后来人们也用这首乐曲表达丰收时的喜悦之情。
五、出示乐曲节奏图谱,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
1、教师引导幼儿熟悉节奏并练习动作。
2、将幼儿分成两部分,师指挥练习节奏动作。
六、组成“小小乐队”,用乐器为乐曲伴奏。
1、教师出示三种乐器,请幼儿讨论配乐方案。
2、幼儿自由选择乐器,教师指挥幼儿进行乐器演奏。
3、交换乐器看教师指挥练习乐器演奏,也可以请个小指挥。
七、请“小小乐队”面向观众演奏。演出结束,请“小小乐队”退场。
活动反思:
我记得在中班听老师上打击乐《杨柳青》时,孩子对于节奏图上的节奏型认识比较模糊,所以这次在活动中当我出示节奏图时,没有问:“图上有哪些不同的节奏。”而是请小朋友找找一样的节奏,这样的效果比较好。
缺点:
1.变化节奏的地方强化的不够,孩子掌握的不够好。可能是连我自己到哪里变化节奏也不够清楚,更加不能准确地哼唱出来。
2.最后的表演一直是我指图孩子练习,没有脱离图谱让孩子们尝试。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乐器并尝试这些乐器的演奏方法。
2、能安静地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能通过辨音来为乐器和其声音配对。
3、萌发对打击乐器的兴趣。
重点难点
1、让幼儿熟练的掌握乐器的名称。
2、掌握乐器正确的演奏方法。
3、通过听声音,辨别相应的乐器。
活动准备
1、四种打击乐器(沙锤、鼓、三角铁、钹等),每种数量大约是幼儿数量的 1/3。
2、各种乐器选 1 个放进宝箱里,剩下的乐器分类各自装在一个篮子里。
3、一张桌子(预备用来摆放鼓的)。
4、操作活动页自制 ppt。
活动过程
一、认识四种打击乐器以及它们的演奏方法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箱子的宝贝,小朋友们想不想看? 我们来看看这里面有什么?
1、认识沙锤及沙锤的演奏方法出示(老师神秘摸出)沙锤:
(1)你知道这是什么吗?(鼓励幼儿说出乐器名称-沙锤,可以重复向幼儿提问)
(2)怎样让沙锤发出声音呢?(请幼儿上台尝试用沙锤发出声音,然后老师示范并小结:我们可以摇动沙锤。)是怎样摇动沙锤的呢?(老师有节奏地摇动沙锤, 请幼儿空手跟着一起模仿)
(3)小朋友想来摇动沙锤吗?(发给幼儿沙锤,跟老师一起有节奏地摇动沙锤)
(4)我们来仔细听听,沙锤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老师摇动沙锤,请幼儿仔细倾听:沙沙沙、沙沙沙)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沙锤的声音。
2、认识鼓及鼓的演奏方法出示(老师神秘摸出)鼓: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教给幼儿乐器的名称-鼓,可以让幼儿重复几遍)
(2)怎样让鼓发出声音呢?(幼儿上台尝试用鼓发出声音,然后老师示范并小结: 我们可以用手来拍打鼓面,也可以用鼓槌来敲击鼓面。)鼓槌是怎样敲击鼓面的呢?
(老师有节奏地敲击鼓面,请幼儿右手食指模仿鼓槌跟着一起敲击)
(3)小朋友想来敲击小鼓吗?(发给幼儿鼓槌,鼓放在桌子上,跟老师一起有节奏地敲击小鼓)
(4)我们来仔细听听,小鼓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老师敲击小鼓,请幼儿仔细倾听:咚、咚、咚、咚)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鼓的声音。
3、认识三角铁及三角铁的演奏方法出示(老师神秘摸出)三角铁: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教给幼儿乐器的名称-三角铁,可以让幼儿重复几遍)
(2)怎样让三角铁发出声音呢?(请幼儿上台尝试用三角铁发出声音,然后老师示范并小结:我们可以用小铁棒来敲击三角铁。)小铁棒是怎样敲击三角铁的呢?
(老师有节奏地敲击三角铁,请幼儿右手食指模仿小铁棒跟着一起敲击)
(3)小朋友想来敲击三角铁吗?(发给幼儿小铁棒和三角铁,跟老师一起有节奏地敲击三角铁)
(4)我们来仔细听听,三角铁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老师敲击三角铁,请幼儿仔细倾听:叮……叮……)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三角铁的声音。
4、认识钹及钹的演奏方法出示(老师神秘摸出)钹: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教给幼儿乐器的名称-钹,可以让幼儿重复几遍)
(2)怎样让钹发出声音呢?(请幼儿上台尝试用钹发出声音,然后老师示范并小结:我们可以捏紧绳子,碰击两片钹来发出声音。)两片钹是怎样碰击的呢?(老师有节奏地碰击钹,请幼儿用两手掌模仿钹跟着一起碰击)
(3)小朋友想来碰击钹吗?(发给幼儿钹,跟老师一起有节奏地碰击钹)
(4)我们来仔细听听,钹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老师碰击钹,请幼儿仔细倾听:砰……砰……)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钹的声音。
小结:(老师一边说一边用乐器示意)刚刚小朋友认识沙锤,摇动沙锤就会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这是鼓,用鼓槌敲击鼓面,就会发出“咚、咚、咚、咚”的声音; 这是三角铁,用小铁棒敲击三角铁,就会发出“叮……叮……”的声音;这是钹, 碰击钹,就会发出“砰……砰……”的声音。
二、游戏“听声音猜乐器”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听声音猜乐器”播放课件 ppt 过程:
ppt1:这里有哪几种乐器?(逐一说出图片上的乐器名称)——请小朋友仔细听, 这是谁发出的声音?(每种可以重复播放)
ppt2:猜对了,这是三角铁发出的声音。
(用同样的方式引导幼儿先看图片,然后听声音猜乐器,再出示答案)
三、介绍并完成操作游戏“找影子”
出示操作手册页面 ppt:
今天我们认识了四种不同的乐器宝贝,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分别指图让幼儿说出名字)
现在呀沙锤、鼓、钹、三角铁都藏起来了,只留下了它们的影子,小朋友来把它们找出来好吗?
(老师指着钹的影子)这是谁?(找到后)我们帮钹用线连起来;(用同样的方法辨认每一种乐器的影子,然后跟乐器连起来)
小结:(老师用手示意连接线,带着幼儿一起说)这是——沙锤;这是——鼓;这是——钹;这是——三角铁。哦,小朋友真棒,把乐器全都找出来了。
延伸活动建议:
在接下来的区域活动时间里,指导幼儿轮流完成操作页的连线活动。
活动总结
在本次活动中,利用音乐游戏,帮助幼儿分辨常见打击乐的音色,幼儿比较容易掌握。幼儿对沙锤和鼓的认识比较多,但是对于三角铁和拨的认识和使用比较少,这四种乐器小朋友最开始都不能正确掌握它的使用方法,通过活动,有邀请幼儿自己去探索乐器怎样发声,提高幼儿的兴趣,加上老师的指导,幼儿更容易学习正确的演奏方法。在今后的延伸活动中,可以慢慢的让小朋友去探索乐器使用方法的多样性。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小看戏》是一首具有浓郁东北秧歌风格的曲子,曲调欢快、热烈,节奏感强。适合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同时配上打击乐器演奏,更能让幼儿感受新年的欢乐气氛。我想到《纲要》中提到“要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所以我抓住孩子这一兴趣点,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打棒的奏法,进一步学习使用多种打击乐器演奏乐曲《小看戏》,表现乐曲欢快、诙谐的情绪。
2、根据创编的节奏型,为乐曲配上合适的动作并尝试配器。
3、知道既要注意看指挥手势,又要认真倾听音乐,才能整齐合一地进行合作演奏。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小看戏》音乐磁带。
2、幼儿已经学会舞蹈《小看戏》。
3、乐器:小铃、铃鼓、打棒各是幼儿人数的1/3。
4、戏曲视频。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共同舞蹈,熟悉乐曲旋律。
引导语:妞妞、东子我们一起去看戏咯。(舞蹈《小看戏》)
2、幼儿在舞蹈的基础上,创编身势。
幼儿随音乐创编身势。
引导语:刚才我们跳的舞蹈叫什么名字?(小看戏)
引导语:我们刚才用舞蹈表现了这首乐器的节奏,你会用身体节奏来表现这首乐曲的节奏吗?
幼儿创编部分身势。
3、教师指导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总谱”。
幼儿尝试对教师身体动作的暗示做出节奏动作反应。
4、教师引导幼儿探索打击乐器方案进行乐器演奏。
幼儿演奏乐器。
交换乐器演奏。
5、观看戏曲。
结束部分
表扬认真演奏的幼儿,使幼儿知道我们都是小演奏家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因为欢快的音乐对于幼儿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幼儿很是喜欢,而且本次活动又要让幼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让从来没见过的幼儿们目不暇接,兴奋不已,恨不得马上一展身手。
通过这次音乐活动,我觉得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节奏活动的内容和进度一定要适合幼儿的水平和需要,不能落后,也不能远远超过幼儿的.现有水平,最好是在幼儿原有能力的基础上再加大课程难度。如:××∣××∣幼儿已会拍,但小看戏中的“××∣×××∣对幼儿来说就是一种挑战,所以在节奏教学中,要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步步推进,巩固之后再加大难度。其次,要及时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及时做出应变。活动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的情况,并对课程安排做出相应的调整很重要。
对于所有的打击乐课,我们大家有个共同的困惑,就是“规则与幼儿自主选择权该怎样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于这个困惑,专家和大家的意见是,一开始就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规则意识,等规则意识建立起来后,再让其自主选择。
小百科:看戏指观剧;听戏。引申为幸灾乐祸,旁观。观赏戏剧演出。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敢于尝试、探索的精神。
2.幼儿尝试用各种打击乐器并选择合适的节奏型为乐曲伴奏,从中感受乐曲的美感。
3.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让幼儿为乐曲自编舞蹈动作。
活动准备
节奏卡若干、磁性黑板、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小铃、响板、铃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听着音乐愉快地进教室。
二、基本部分
1.第一次尝试,让幼儿知道乐曲的名称、节拍、情绪,理解打击乐器应有节奏地为乐曲伴奏。
(1)请幼儿欣赏乐曲,欣赏后让幼儿说出乐曲的名称、节拍及情绪。
(2)教师准备若干小铃、响板、铃鼓,让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并为乐曲自由伴奏,教师将幼儿伴奏过程进行录音。
(3)教师放录音,幼儿听完录音后和老师一起讨论。
师:小朋友刚才听了录音,听后觉得怎么样?为什么不好听呢?这首乐曲本来很美、很好听,可是小朋友伴奏不仅没有使乐曲更好听,反而听了不舒服,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拍整齐的节奏)
(4)教师把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幼儿讨论选择某种节奏,并且听着音乐拍出所选的节奏。
2.第二次尝试。通过尝试,让幼儿感知用打击乐器拍同一种节奏为乐曲伴奏很单调,从而启发幼儿试用小铃、响板、铃鼓这三种乐器有层次地进行合奏。
(1)幼儿讨论,并用打击乐器拍出已商量好的节奏为乐曲伴奏。(在每组中教师准备若干节奏卡,让幼儿自由选择)
(2)每组幼儿把写有节奏型的节奏卡贴在黑板上,并轮流进行表演。伴奏后,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讨论。
师:刚才大家都听了每组小朋友的演奏,觉得怎么样?(好听,不乱七八糟的)但老师觉得有些单调,怎样才能拍得更好听呢?
3.第三次尝试。启发幼儿开动脑筋,用响板、小铃、铃鼓三种乐器模仿音乐中的形象,选择合适的节奏型为乐曲伴奏,并从中体验用打击乐器伴奏注意不要太响,要控制力度,以免破坏乐曲美的意境。
(1)教师让幼儿按小铃、铃鼓、响板三种乐器分成三组。
(2)幼儿商量选择合适的节奏卡,边听乐曲边用乐器进行演奏。
(3)教师请拿小铃的幼儿说说拍得是什么节奏?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节奏?让幼儿把节奏卡贴在黑板上。( i,小铃敲的.声音像农民伯伯拍麦子时,麦子在跳舞的样子)教师请拿响板的幼儿说说拍的是什么节奏?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节奏?( i i,响板敲的声音就像农民伯伯拍麦子的声音)教师请拿铃鼓的幼儿说说拍的是什么节奏?为什么要选择这种节奏?( i i敲铃鼓的声音就像农民伯伯拍麦子的声音)教师让敲响板和铃鼓的小朋友分别把选择的节奏卡贴在黑板上。
(4)教师请小朋友在合奏时注意强弱,拍打击乐器不要太吵,要控制力度。
(5)小朋友听音乐进行合奏,教师录音。
(6)教师放第一遍录音和幼儿进行合奏的录音,让幼儿进行比较。
三、结束部分
1.小朋友听着音乐自由舞蹈。
2.小朋友听着《拍大麦》的音乐走出教室。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篇5
【教材分析】
学习合奏也是学习合作的开始,不仅节奏准确还需学会倾听,以便能和谐地演奏,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昆虫音乐会》是一首节奏抒情的乐曲,多以四分音符为主,教学重点是熟练掌握4/4拍节奏特点,学习三种不同的节奏型并能够按强弱规律使用打击乐器合拍地演奏。教学难点是学会看指挥,注意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不突出自己,达到能协调地演奏。
【活动目标】
1.在图谱的帮助下,能用打击乐器拍出三种不同的节奏型。(重点)
2.学习用乐器与同伴进行合奏表演,提高倾听能力。(难点)
3.体验与同伴共同演奏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蜜蜂、蛐蛐、蝈蝈昆虫头饰。
2.节奏卡片,木鱼、碰铃、响板等乐器。
3.图谱,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景,幼儿选择喜欢的昆虫头饰,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1.森林里要举行昆虫音乐会,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先来排练一下。
2.教师逐一出示昆虫图片和节奏卡,请幼儿按照节奏学说蜜蜂、蛐蛐、蝈蝈的叫声。
二、出示两种节奏型,学习两声部合奏。
1.创设情境:有请蜜蜂和蛐蛐一起唱歌。
教师弹奏旋律,幼儿按照两种不同的节奏,一起演唱,不受同伴的干扰。
蜜蜂:x x x x| x - - -蛐蛐:xx x xx| x - - -
2.幼儿分角色按照节奏徒手进行演奏练习。蜜蜂:x x x x| x - - -
蛐蛐:xx x xx| x - - -
蝈蝈:x.x x.x|xx - - -
引导幼儿随着音乐看节奏卡片进行拍打节奏,鼓励他们用拍手拍肩的动作表示不同的节奏型。
3.结合打击乐器进行合奏练习
幼儿分成三组,第一次两种乐器练习合奏,第二次三种乐器同时合作拍出不同的节奏型。
三、昆虫音乐会。
1.幼儿扮演的昆虫选择相应的乐器。
蜜蜂组使用碰铃,蛐蛐组使用木鱼,蝈蝈组使用响板。
2.结合手势动作随音乐看图谱进行演奏。
3.交换乐器,听音乐看指挥进行演奏。
引导幼儿相互交换角色,变换节奏型和乐器,学习听音乐看指挥进行演奏。
4.随着音乐录音,配上乐器将歌曲完整表演,邀请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担当小指挥。
附:昆虫音乐会
1=d 4/4
5 5 6 6 | 5 5 3 - | 2 3 4 - | 3 4 5 - |
x x x x | x x x - | x x x - | x x x - | 5 5 6 6 | 5 5 3 - |2.3 4 3 2| 1 - - - |
x x x x | x - - - | x x x x | x x x - | xx x xx x |x - - -|
x. x x. x|xx - - -|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