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年级上册教案精选5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评估反馈不仅有助于学生成长,也能促进教师自我提升,教案结合案例分析,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下面是吾发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人教五年级上册教案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人教五年级上册教案精选5篇

人教五年级上册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例4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会归纳总结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能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养成良好的计算、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你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特殊情况的`小数除以整数的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2。4÷2 4。8÷6 9。09÷9

8。24÷8 6÷5 1÷5

2、填空,并说出为什么?

(复习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为下面学习验算做好准备)

3、列竖式计算(生板演)

(1)7。44÷4(2)7。44÷8

(3)102÷24(4)4。551÷5

四道逐渐变难

二、探究新知

1、在评价学生的计算结果中帮助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解题,你能说出小数除以整数是怎么除的吗?

学情预设:学生有的会把步骤在说一遍,有的会讲出前面“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和“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两种特殊情况的小数除以整数的算法,教师一一给与肯定。

师:做小数除以整数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四人小组讨论并归纳

学情预设:生根据小数乘法经验说出转化乘整数除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0,然后继续除。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然有余数,要添0后再除。

课件出示补充。

2、在暴露计算错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验算。

(1)师:为了保证我们的计算正确,怎么办?——验算

验算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怎样验算黑板上面的小数除法呢?

学情预设:生根据整数除法经验能说出用乘法验算除法,或估算一下,或用被除数除以商等。

师:四人小组,一人选一道进行验算,算完在组内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门诊台

课件出示。

小结:用估算能知道计算有没有错;用乘法或再除一遍的方法能保证计算正确

三、巩固练习

1、小马虎也做了两道题,请同学们看看他做对了吗?如果不对应该怎么订正?

37。8÷6=63 7。4÷5=1。4……4

2、计算并验算

43。5÷29 18。9÷27

1。35÷15 207÷45

3、书第20页:7、8题

四、课堂小结

说说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人教五年级上册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教材p113第1题及练习二十五第2、3、13、14、2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建构小数乘法的知识网络,并能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能熟练、正确地进行笔算小数乘法,按照要求截取积的近似值,并能解答有关的小数乘法应用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题组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交流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及速度,更深刻了解积与因数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合作题组练习,使学生自我意识中建立小数乘法的知识网络,并能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各个知识点,在思维中理清各知识之间的联系。

难点:深刻理清积与因数的联系及培养合作意识和数学交流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复习归纳,质疑引导;练习体验,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学生独立做一做

师生交流小数点的移动的规律。

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113页第1题(1)。

二、整理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元旦节,老师家搞了一次小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的`购物清单吧!

出示购物清单:苹果每千克2。5元,买了4。8千克;

买了3件同样的玩具,共用73。5元;糖果每千克1。2元,共用22。32元;

师:从清单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据信息你可以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算一算苹果的总价和玩具的单价吧!教师巡视,算完后

师:谁来说说苹果的总价你是怎么解决的?

(先让一个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并让他说说2。5×4。8是怎样算的,

师:那也就是说,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是先,再,最后。板书:计算方法

师:玩具的单价你又怎么解决的?(再让一个学生说73。5÷3是怎么算的,一起回忆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算算糖果的单价吧。教师巡视,算完后汇报方法。22。32÷1。2

师:也就是说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必须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像这里的22。32÷1。2就要转化为223。2÷12,再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出示:5。98÷0。23 19。76÷5。2 8。84÷1。7 21÷1。4

师:这几道题在计算时该怎么转化呢?

除法法则:一看:看看除数是几位小数。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数位(把除数转换成整数)。三对齐: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同学们刚才算的三道题到底对不对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说验算的方法)

师:小数乘除法的验算与整数乘除法的验算方法是相通的。

即时练习:指名板演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五第2题。

三、整理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简算

师:刚才我们用竖式算出了苹果的总价,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数的特征,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试试吧!

(巡视,选有代表性的作业展示,指名说简算依据。)

师:看来整数乘法运算定律也适用于小数。(板书:运算定律)

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五第3、13题。

四、复习取近似数

师:既然是元旦节就要有节日的气氛,老师准备用彩带布置家。我们一起看看吧!

用40米彩带做花环,彩带每卷长7。5米。

(1)需要买几卷彩带?40÷7。5=5。333…(卷)≈6(卷)

师:5。333…是循环小数,而且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板:循环小数—无限小数)

师:这里要用进一法取商的近似数。(板书:取近似数:进一法)

(2)一卷彩带3。18元,一共需要多少钱?(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3。18×6=19。08(元)≈19。1(元)(板书:四舍五入法)

(3)每1。5米做一个花环,40米彩带可以做多少个花环?

40÷1。5=26。666…(个)≈26(个)(板书:去尾法)

师:取近似数就有三种方法,同学们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哟!

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117页练习二十五第14题。

五、混合运算

师:同学们的表现可真棒!这么快就把清单中的一些问题解决了。老师这也有两道题目想请你们帮忙算一下,好吗?比比看谁算的快。

4。6+5。4÷0。27 3。2×25 ÷8

(学生汇报时要说运算顺序。)

师:你是怎么想到要先算再算

师:看来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板书: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

六、拓展提高: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五第21×题。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分析:领先的运动员与最后的运动员相遇时,两人跑完了2个3km即6km,所以两人的相遇时间可以用两人跑的总路程6km除以两人的速度和求得。相遇时离返回点的距离可以3km减去最后的运动员跑的路程,也可以用领运动员跑的路程减去3km求得。(10分钟,100m)

七、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对小数乘除法进行了整理与复习。谁来说说我们主要复习了哪些知识?这节课你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八、作业:

(1)教材第113页第1题

(2),练习二十五第3、5、6、16题。

?板书设计】

小数乘、除法复习课

因数→整数计算方法先,再,最后

除数→整数一看、二移、三对齐

运算定律

小数乘除法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

循环小数——无限小数

四舍五入法

近似数进一法

去尾法

人教五年级上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3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了解人物的内心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4 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由人物动作、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江姐的英勇无畏和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诵诗词,导入新课,了解江姐

1 师激情朗诵《红梅赞》一词,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从这首词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指生畅谈,感受红梅傲雪的精神。)

2 出示《红梅傲雪图》和《红梅赞》一词,生有表情地朗诵。

3 讲述梅花的品质。继而引出:几千年来,我们中国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是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人。江姐就是其中代表性的一位。(板:江姐)

4 出示关于江姐的文字资料,让学生抓住资料中最能触动自己心灵的文字谈感受,了解江姐。

5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江姐的一个片段,看这个片段又能带给你哪些心灵的震撼。

二走进文本,感知文意,了解故事起因

1 轻声细读课文,要求: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讲述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事情?

2 读后交流:

(1)出示文中生词和一些较难读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读,老师口头解释“渣滓洞”、“阴丹士林布”等词语的意思。

(2)快速浏览全文,看课文讲述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事情?(让学生明白课文讲述的是江姐临刑前发生的事情)

3 哪一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找出来读一读(生读第1段)。

4 这一段中,点明故事起因的一个关键词是什么?(转移)对江姐来说,这次转移意味着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以文中的语句为依据,让学生明白江姐转移的实质)

5 作者为什么还要在这一段开头交代当时的天气情况,有什么别的用意吗?

6 面对所谓的“转移”江姐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接下来,我们将与她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深入她的内心世界。

三抓好事件,品读细节,感悟江姐的品质

1 用心默读2?5自然段,思考:面对所谓的“转移”,江姐都做了哪些事?

2 读后交流。(师相机板书:塞好提纲梳妆打扮)

3 再次细细咀嚼这几段文字,哪些细节最让你心动,就在相应的文字旁写下自己的体会。(在这一环节中,重点交流江姐“梳妆打扮”的细节(出示),师做好朗读指导)

4 过渡:就在江姐梳妆打扮的同时,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于是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下文就是江姐与同室难友深情话别的场景。(板:深情话别)

(1)出示7—15段(11、12、13、14段用省略号代替)在音乐的伴奏下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注意人物说话的表情、语气),练读完毕,再在全班展示读。问难友扮演者:作为江姐同室的难友,此刻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问江姐:能告诉大家你此刻的心情吗?(让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2)老师提出自己感受深刻的词语(第8段中的“接过”和“递还”)这一接一还,接还的仅仅是一个布包吗?(交流感受同志之间的深情厚谊。)

5 引导学生找出省略号省略的部分,并把教学重点锁定在第12、13自然段——鼓励战友的细节(出示),通过朗读交流,感受江姐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板:激励战友)

6 江姐又是怎样做的呢?一起走进最后一段。(出示,指生读)(1)透过这些文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江姐和这些革命志士身上你又感受到了什么?(生谈感受)(2)伴着《红梅赞》歌老师作激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四再读资料,升华感情

1 看板书总结全文,感受江姐的品质。

2 出示关于江姐的第二段文字资料(写给亲友的信),让学生明白:无数的革命后代会继承先烈们的遗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而奋斗,直到胜利的那一天!

3 让课文留下思考(作业):

(1)想对包括江姐在内的革命先辈们说些什么,动笔写下来。

(2)课外阅读《红岩》这部小说。

板书设计

塞好提纲

梳妆打扮从容不迫

江姐深情话别视死如归

激励战友

人教五年级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稍复杂的生活问题.

2,学会找出生活问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用方程解"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会列出方程解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解下列方程.

x+2x=147 y-34=71

2,根据下面叙述说说相等关系,并写出方程.

①公鸡x只,母鸡30只,是公鸡只数的2倍.

②公鸡有x只,母鸡有30只,比公鸡只数的2倍少6只.

3,(媒体出示教材情景图)讲述:一天,学校的足球场上,善于观察的小军,勤于研究的小华和爱提问题的小刚三人休息时,突然发现足球的秘密.小军发现……小华发现……小刚提出……

(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边形,白色的皮都是六边形的.黑色皮共有12块,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共有多少块白色皮 )

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时,(板书线段图).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1(媒体出示教材情景图).

"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边形,白色的皮都是六边形的.白色皮共有20块,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共有多少块黑色皮 "

(1)审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

提问:"例题与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

教师说明:例1就是我们以前见过的"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用方程解答这类问题.

教师板书:稍复杂的方程

(2)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教师板书线段图讲解)

看图思考:白色皮和黑色皮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可能出现的等量关系是: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3)同桌讨论怎样列出方程.

(4)交流汇报并让学生根据题意说出所列方程所表示的等量关系.允许学生列出不同的方程.

板书学生的方程并选择2x-4=20讨论它的解法.

学生小组讨论解法.

汇报交流板书:

解:设共有x块黑色皮.

2x-4=20

2x-4+4=20+4

2x=24

2x÷2=24÷2

x=12

检验:(引导先生口头检验)

答:共有12块黑色皮

(5)学生选择其余的方程解答.

2,变式练习.

(1)教师:如果把例1中的第二个条件改成"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多4块"该怎样列方程 (课件演示把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中的"少"换成"多")让学生列出方程解答.

(2)把它和例1加以比较,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这种用算术方法解需要"逆思考"的应用题,不论是"几倍多几"还是"几倍少几"列方程都比较容易.

3,引导学生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①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②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出答案.

三,巩固应用

1,只列式不计算.(课件出示)

①图书室有文艺书180本,比科技书的2倍多20本,科技书x本.

②养鸡厂养母鸡400只,比公鸡的2倍少40只,公鸡x只.

③学校饲养小组今年养兔25只,比去年养的只数的3倍少8只,去年养兔x只.

④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86厘米,底是38厘米.它的腰是x厘米.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交流

①北京故宫的面积是72万平方米,比天安门广场面积的2倍少16万平方米.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米

②世界上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州,亚洲的面积比大洋州面积的4倍还多812万平方千米.大洋州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③猎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能达到每小时110km,比大象的2倍还多30km.大象最快能达到每小时多少km

④共有1428个网球,每5个装一筒,装完后还剩3个.一共装了多少筒

3,拓展提高.

①甲乙两数的和是90,甲数是乙数的2倍.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②甲乙两数的和是183,甲数比乙数的2倍还多3.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先把2x看作一个整体

人教五年级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吨、敞、哺、滤、矮”5个生字,会写“吨、敞、哺、滤、肺、潜、矮、判、胎”9个字。掌握“宽敞、哺乳动物、又矮又粗、判断、胎生”等词语。

2、初步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3、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鲸的生活习性

难点: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多媒体课件(在宽阔的海面;深海中各种海底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嬉戏,一只庞大的巨鲸浮出海面。)在这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它的形体特别庞大,比大象还要大许多呢。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板书:鲸)

2、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不少关于鲸的图文资料,下面请大家借助资料先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对鲸的认识,然后将资料进行汇总,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总资料,做好汇报准备。)

3、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了鲸的许多知识,对鲸非常感兴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鲸”这篇文章。(板书课题:鲸)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用故事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一下:课文中都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鲸的哪些内容?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也可以提出来。

(这样设计,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学字词)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一吨 宽敞 哺乳动物 过滤 肺部 潜水 又矮又粗 判断 胎生

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吨、哺”两个字的读音。

(在写字上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哺”字右边上面的点不要丢掉。“滤”字笔画多,左窄右宽。“肺”字右边不要写成“市”字。“矮”字左右不要写反。)

2)交流:课文每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来概括。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大小 演变 种类 吃食 呼吸 睡觉 胎生 引导学生把“吃食、呼吸、睡觉”这三部分概括为鲸的生活习性。)

[通过列提纲的方法,抓住课文的要点,把握全文的脉络,理清作者叙述的条理。]

3)理解词语:胎生 哺乳动物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你们最想了解鲸的哪一部分情况呢?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进行探究性学习。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找出并朗读相关段落,说说介绍的内容。

(2)从哪几句话中能看出鲸的这一特点。

(3)围绕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你能读出相关的语气吗?试一试。

2、在小组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3、全班汇报,教师点拨引导

鲸的外形特点:

(1)(课件出示)

●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从这几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学生练读,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显得很宽敞。

(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进行比较,体会出鲸的大。再练习朗读。)

(2)指导朗读

(3)试着用举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同学们,还记得你最感兴趣的那部分内容吗?还记得我们的学习要求吗?(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请你打开书,把你最感兴趣的那部分内容再仔细读一读,再交流学习所得 。

(引导学生继续按学习第1段的方法汇报并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汇报总结板书。如:可以把鲸的种类、吃食、呼吸、睡觉等归纳到一起列提纲,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把鲸的各方面特点写的这么清楚,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这样教学既能放得开,又帮助学生总结一定的学习法,写作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

2、学生小组学习。

3、引导学生汇报自己所学内容,在交流讨论中点拨指导。

[以学生自学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的感悟和体验,不要求统一的说法,只要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的理由就可以。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随机的点拨引导,以下过程是教学的预测,不是教学的程序,教学关键在于教师灵活把握重点,强调在“对话”中生成问题。]

1)演变(可以以鲸的角色来自述)

在远古的时代,鲸和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

(抓住“陆地”——“浅海”——“海洋”三个词,让学生懂得鲸为了生存下来,就得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体形及器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鲸渐渐地变成了鱼的样子。)(课件演示鲸的进化过程。)

(师课件出示填空题)

在( ),鲸和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 ),它们的前肢和尾巴( )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

(抓住“很远的古代”、“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让学生看出鲸进化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这样设计掌握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交流,互取所长,教师只是巧妙地点拔。而角色转换练习的设计既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进行了说话训练,并增加了课堂的趣味]

2)种类:须鲸 ——没有牙齿

齿鲸 ——有锋利的牙齿

3)生活习性:

①吃食 (吃什么,怎么吃,特点) (也可以以表格的形式汇报)

须鲸 吃小鱼小虾 (“吸进”“闭上”“滤“吞进”等词写出了捕食经过。一顿可吃两吨多,说明食量大。)

齿鲸 吃大鱼海兽 (“扑上去”“咬住”“很快”看出很凶猛。)

②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也可以以表格的形式汇报)

共同点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从鼻孔喷气

须鲸 喷出的水柱垂直细高

齿鲸 喷出的水柱倾斜粗短

教师出示插图 指导学生朗读。(……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③睡觉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理解

生把画好的简单图画展示出来,再用语言描述。体会出鲸的警觉和自我保护意识。

④生长

胎生 生长快 寿命长

4、朗读感悟

我们对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生总结学习这一课自己的收获。

2、为海洋馆写一段关于鲸的解说词;

六、布置作业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请同学们继续搜集课外资料,并从以下几项作业中任选一项,进行练笔。

1、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2、利用课后资料袋中提供的材料写一篇保护鲸的倡议书。

3、根据收集的资料,出一期介绍鲸的小报。

人教五年级上册教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

2023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7篇

人教版初一上册教案5篇

湘鲁版英语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参考5篇

湘鲁版英语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8篇

人教版小学5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篇

人教版5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

小学语文人教版2年级教案8篇

人教版二年级上语文教案7篇

人教版二年级上语文教案优秀7篇

人教版二年级上语文教案推荐6篇

人教五年级上册教案精选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7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