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我对书籍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的思考和领悟,我们应该意识到,读后感是一种用于记录我们内心感受的书面文体, ,以下是吾发总结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做一个幸福的人读后感推荐5篇,供大家参考。
做一个幸福的人读后感篇1
今年的“三八节”,学校领导别出心裁地送给我们每位教师一份独特的礼物——陶继新老师写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刚看到这本书时,我想大概又是在教我们如何无私奉献吧。可当我不经意地翻开一看,立刻被深深吸引,如饥似渴地读了下去。书中的话语时时在我的脑海里闪光,带给我心灵的碰撞和思想的洗涤。
陶老师说:“人们谈论更多,关注更多的往往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这固然重要;但是教师从身到心到灵的生命飞跃,则是超越专业成长的。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个文化人。而要想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经典文化一旦成为教师的心里,外显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因为经典文化不仅流淌着智慧的光华,而且还摇曳着思想的要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与教师的生命成长有着一种内在的维系。”
说实话,我很重视自己的'专业成长,一心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但近几年我们都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就是老师们越来越忙了,怎么可能还有精力和时间去反思、去沉淀呢?可困惑也好,幸福也好,都需要时间,需要一种良好的心境来体会。只有停下来,慢慢地品味,细细地欣赏,才能让你内心的那双眼睛看见一路的风景。
所以,即使我们再忙碌,每天也要有阅读的时间,要有思考的时间。而阅读,可让我们获得内心的宁静和滋润。而且还要像陶老师提倡的那样,我们要“取法乎上”的阅读,这样才可以一当十,拓宽生命的维度。书中说:“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的教师,往往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思想文化领地,在关注教材和教参的同时,也会更多地关注课外更大范围的文化。在教学中,就会有属于自己的话语与思想,能够旁征博引,上下纵横,进入‘教学如有神’的境界。”我想,这即是所谓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吧。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体会到终生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和专业修养,就像陶老师说的:“文化一旦在心灵安顿,就成为人一生幸福的储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只有自己每天幸福快乐了,才能带给学生幸福和快乐,也影响着自己的整个人生是否幸福快乐。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吧!
做一个幸福的人读后感篇2
当我们沉浸在工作的海洋时,我们常常会忘了或者说远离了一种感觉——幸福。而这种感觉恰恰是我们最应追求和依赖的东西。读了陶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以后我深有感触,所以,今天,我就想从这两个字说起。
有一首诗,诠释了幸福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这首诗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注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诗告诉我们,幸福存在于那些平凡、普通的小事里,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去体会。幸福与物质有关、与事业的成功有关、与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关。我想就物质待遇、专业成长、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怎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的幸福感自然离不开物质待遇。虽然教师是个清贫的职业,它本身不是以收获物质财富为目的,但渴望过更好生活的愿望是人人都有的,老师也不例外。关于这一点,学校一直都在努力地做,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尽量地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我们已通过课时工资、班主任津贴、节假日活动经费及各类学期考评奖金、工会福利待遇、医疗保险等形式来体现,总希望大家能得到再多些,日子过得再好些,心再安些,未来再有希望些。对于那些业务过硬、对教学工作有突出贡献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新秀,我们都要给予物质奖励,真正做到优劳优得。
当然,作为老师,他的幸福感更多来自专业成长和事业的成功。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两大方面的因素:一是教师成长发展必要的外部条件、环境因素,二是教师自身的努力、成长的.内部要求。教师成长的外部条件,主要来自于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首先领导应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知人善任、量才配岗,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与下属一条心。这就要求领导要了解教师的气质、个性,了解教师情绪的需要,如自尊、安全感、自信心等,还要了解教师心理的需要,如友情、亲情、同事关系等,要了解教师智力需要,如新的想法、知识、经验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每个朝代都有象诸葛亮一样聪明的人,为什么只有一个诸葛亮流芳百世?那是因为刘备太少的缘故。量才配岗,知人善任,人尽其才,这样老师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才有成就感,才有创造性的工作欲望。领导还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教师专业成长营造氛围。一方面应着力建设民主、平等、尊重的精神环境,形成活泼团结、向上温暖的集体,注重集体的荣誉感,突出向心力,增强凝聚力,树立健康、向上、协调一致的良好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使教师在一个健康、积极的心理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让群体氛围带动和融化个体偶尔出现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活动,促进教师间相互交流、沟通,增进了解、信任,缓解人际关系的紧张状况,营造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和谐氛围。比如旅游、节日庆祝活动、谈心活动等,同时也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比如做好公平公正的教师评价工作及疏通好教师的家庭矛盾等。
一个幸福的教师,他的人际关系是最简单的,他只认真理,不迷权威,他的理想就是实现孩子们的理想,他的苦与乐和学生们一致。在同事面前,他的心态是:我有最好的方法,我渴望与你分享。教师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理想支撑——为了孩子们成功,只有我们携起手来,才能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只有学生、自我、同事、领导之间有着最纯粹的关系时,我们的工作才是自由、宽松的、和谐幸福的!
幸福不是结果,而是我们回望成功之路时,那每一个细小、平凡、普通的细节,都是一朵让人心醉的幸福之花。要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你就必须做好属于你的每一件细小的事,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激情满怀地上好每一节课,循循善诱地讲懂每一道题,精心地批改好每一次作业,全面地分析好每一张试卷,安抚每一颗伤感的心,帮助每一个困境中的人,做好每一次规划,反思每一次得失……
人生的幸福来自于你对三种关系的认识,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心,前两者都来自于外部,最后来自于自我,所以幸福更多地是一种感觉,你为你做过的事感到满足、快乐,你感受到这些,你就是幸福的人啦。的最高准则是培养幸福的人。所以,我们自己必须是一个幸福的人!
做一个幸福的人读后感篇3
教师的幸福是什么?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老师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多读书,读好书;得天下英才育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作为一名教师,读书,是生命成长的必须。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不能仅仅只有一桶水。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是不断从各方汲取营养的树根,而书就是我们最好的营养来源。但读书也应有一个正确取舍的。就像陶继新书中写的,“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所以我们要读好书,读经典。在经典阅读中使自己充实、丰厚,在写作实践中使自己升华、提高。“你的生命深层有了经典滋养,就有了一生幸福的本钱,就会永远快乐。”在物质高度发展的今天,物欲横流,幸福感很容易被物质金钱名利左右,这个时候或许也就只有书籍能给人以慰藉,还心灵一份清静。而且我们不能仅仅是读,更多的要引起思考,将经典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让幸福时刻伴随我们。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拥有自己的幸福人生。陶老师在书中给了我们很多建议。宠辱不惊、宽容大度,梳理情绪,懂得舍得,善良自信,不断追求等等。陶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对冲撞自己的人谅解,对批评自己的人感恩,对嫉妒自己的人宽恕。”这些给了我深深的启迪。面对别人的错误,选择宽容;面对人生的岔路,懂得取舍;面对生活中的困难,选择自信。陶老师用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人生的道理,就像迷雾中的灯塔,照亮我们有些混沌有些迷茫的路。正确面对工作生活中的种种情形,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我们要形成良好的习惯,不断修养自己的,做一个有儒雅大气的人。
作为一名教师,对于孔子常怀敬仰崇敬之情。孔子的精神世界是一座辉煌灿烂的殿堂。对于每一位走过的人都是一种净化心灵的洗礼,就像一杯茗茶,品过之后回味甘甜。孔子的宽容、仁爱、好学、敬业……恐怕我们穷尽一生,也只能望其项背。它带给了我们的力量与影响是无穷的。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收获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工作固然是辛苦的,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开心上路风雨兼程。在不断开阔专业领域,钻研业务,提高技能的基础上,不断的读好书,诵经典,是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起来,为自己积蓄能量。在这个过程中当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牢骚,不埋怨,看淡名利,宠辱不惊,得失坦然。始终坚持最初的梦想,等待着光荣绽放。
其实“幸福就是一种快乐心情,是一种催人向上的心态。” 幸福的人生也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但愿我们都能一如既往的学习下去,从各方面汲取营养,充盈自己的羽翼,翱翔于的广阔天地。
做一个幸福的人读后感篇4
读完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真的像品尝了一次精神的大餐,感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那洋洋洒洒,如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汩汩的在我心田流淌着,滋润着我心灵的深处。
书中第一讲:读书,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须,让我知道为什么教师要读书:完善人格;授业解惑;生也有涯。是啊,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一种特殊的历史使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当好这个工程师,就要求老师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而读书当是最佳、最捷之径,更何况人的生命有限,正如孔子所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怎样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假如通过阅读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品格,就会有了文化的价值。对此,我对阅读这个问题有了新的思考。有了一个迫切的愿望:我要加强阅读。
一、 缘何要读书?
陶继新老师认为“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 陶老师的那句读书箴言——“疏离浮躁,淡泊名利”,造就了他们“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气定神闲,这使我仰慕。要想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就必须亲近经典,去寻求一种从身到心到灵的升华。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而要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像陶老师那样读有层次的书。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教师心里,外显出来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因为经典文化不仅流淌着智慧的光华,而且还摇曳着思想的要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是让我们教师产生幸福感的源泉。只有我们每一位教师把阅读当成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地拥有丰盈的知识与智慧,才能拥有一颗纤尘不染的心,才能在知识层面与精神层面都给我们的学生以心灵的灌溉,从而让我们与我们的学生都达到一种生命的飞跃。
二、 读什么书?
我想每一位教师身上都会或多或少地留有书香味的,最起码从教前的阅读积累是少不了的,可惜的是走上教师岗位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不断的感到时间是越来越少,精力、记忆力大不如从前了,因而阅读的时间少了,阅读量大大减少了。我们有些教师,也看书看报、上网,但大多是看些新闻、娱乐报道等零碎的内容。读陶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书后,对读什么书有一个全新的思考。陶老师在书中反复提到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得乎下下”。这句话为我们指明了读书的走向,读书要读好书,尤以经典、名著、精品为首选。这些书中有智者先贤的指点,有高尚人格的感染,有经典词句的熏陶,在书香之中能汲取养分,滋养内涵,塑造人格,使生命质量得以提升。当然在读这些经典名著时,我们不一定能理解其全部精髓,但能得其一二,亦能受益匪浅。假如你选取的是中等层次的书籍,你也不能把其精髓囊括怀中,所能获得的只是下等的知识。如果你读的是一些平庸甚至糟粕的书,你不但不会有所收获,反而会深受其害,甚至贻误终生。这告诉我们应当舍弃那些低层次的文化,选择那些真正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古今中外的经典来阅读。通过阅读,向大师们汲取智慧与思想,甚至与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大师的作品里都蕴涵着真善美,久而久之,便会向大师靠近,自己的思想境界也会越来越高,那种真善美的东西就会走进你的心灵。同时,在知识越来越丰富的时候,进而生成属于自己的思想与智慧。有了高质量的思想文化品位,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才能被学生认可,你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影响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因此,读书不仅仅是教学问题,更是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的有效途径。
三、 怎样坚持阅读。
读一天书容易,读一本经典名著也不难,每天坚持读就艰难了。或许这并不是我个人的感受。也许有时我们会为自己找各种借口说:我备课批改作业要花很多的时间,几乎没有时间看书,下班回去要做家务辅导孩子等,这不是你不读书的理由。课备不好,课也就教不好,如此下去的结果,将是一种恶性循环!越是读书少,备课所需的时间越多,而且课也就越教不好。因为没有文化积淀!相反,你看的有益书越多,你积累的知识也就越多,备起课来就会得心应手,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会如汩汩的泉水,上课时你会妙语如珠,旁征博引,进入“教学如有神”的境界,正如陶继新老师所说“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此时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回首想想自己的教学生涯,也已接近二十载,至今为了准备一节优质课,还要遍查资料,提前准备好要说的每一句话,就怕课堂上出现突发状况,自己难以招架。如果饱读诗书,胸有丘壑,对知识能够信手拈来,何惧之有?每天睡前半小时的阅读时间虽然不多,但起码保证你有阅读,长期坚持下去,也会有收获的。更何况,我们还可以挤出其它的时间呢!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别为自己的懒惰寻找借口,行动起来,读书吧!
做一个幸福的人读后感篇5
从教三十几年了,如今越来越感觉做一名老师肩负的重任和压力,这份压力来自于家长和社会对老师的期望值,很多老师和我一样,工作着、累着。有时静下来时我会想:我做了这么多年教师我幸福吗?有时看到其他教师为工作忙碌着、为一些孩子的不好行为孩子时的那份苦心时,我常想,他们做教师幸福吗?做为一名教师,幸福感在哪里?带着这样的困惑,我在假期里我拜读了陶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值得一读。
在本书中提到了学校与家庭的重要性,和谐给予每个人的重要性,所以学生健康成长,老师、家长是引路人,“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和谁一起走”,老师与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来讲期望方向永远是一致的,所以家校应该和谐,只有和谐才能共振,只有共振才能有最大可能的生成。
因此老师埋怨学生、家长埋怨孩子,老师埋怨家长、家长埋怨老师都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当你学会赞美学生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家长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老师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孩子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学校的时候……,所以赞美在本书中有着很深的见解,我们也应该去将我们的赞美去发挥去应用去实践!
书中关于教师和学生相处学习的环境,我认为在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
另外,我还体会到一个幸福的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文化资本,那样他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一个幸福的教师还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那样他的教学才不枯燥,他才能将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及时传达给学生,他的课堂才有吸引力;一个幸福的教师必须有着高度使命感,使命感让他愈挫愈勇,让他心怀高远。
总之读了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在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幸福是追求的终极价值。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有幸福的;只有幸福的,才能有幸福的学生。那就让我们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身边的幸福,用美好的心灵去感悟身边的幸福,用无私的爱与奉献创造的幸福,坚守的崇高理想,享受的职业幸福,使学校成为学生幸福学习的乐园,成为老师幸福工作的精神乐园!
做一个幸福的人读后感推荐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