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应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案中需要包含分层教学的策略和差异化的任务设计,,一个完善的教案不仅包含教学目标,还包括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下是吾发总结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数学3的教案参考7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数学3的教案篇1
活动背景: “分类”是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要运用。比如:超市里物品的摆放、图书馆里的图书的摆放、家中整理房间等等都要运用到有关的分类知识。新《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并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和重要性。为了将枯燥、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浅显易懂,并能融入孩子们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中去,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感兴趣的大头儿子为活动题材,将游戏贯穿始终。活动中,让孩子们主动探索、尝试操作,在玩、试、想、做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有关分类的经验。从而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操作能力,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讨论知道二次分类的方法。
2、.在理解二次分类的基础上,尝试操作分类并用符号进行记录。
3、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音乐《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2、分类图4个、货架图2个、水果盘4个
3、7个帽子:3个红(1大,2小)4个黄(2大,2小)
6个苹果:3个红(2大,1小)3个青(2大,1小)
4、标记:大小、颜色
5、20套操作材料人手一套:饼干、西瓜、棒棒糖、饮料
6、记录纸、笔、展板
活动过程:
一、 播放音乐《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音乐,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这是哪部动画片中的音乐?(《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你们喜欢看吗?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二、 播放课件(分段)
1、 买帽子
2、 分帽子,引导幼儿根据帽子的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出示货架图、分类图)
a.引导幼儿根据一种条件进行分类
——我们大家帮忙先整理一下这些帽子吧!小朋友们看看该如何整理呢?(把红色和黄色分开,把大的和小的分开)
——(出示货架图)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先按颜色来分。
(出示分类图)还可以用这样的表格来分类。
b.引导幼儿进行二次分类
——(出示分类图)货架上的帽子还可以再分吗?(红色帽子还可以分成大的和小的,黄色也可以)
c.给分类图做标记
——我这里还有一些标记,一起来看看都有那些?(有表示大小和颜色的)
——那么大家来猜一猜这些标记该放在表格哪里呢?
——还有其他的分法吗?
d.了解二次分类的方法
——小朋友们看一看这张分类图,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越分越少,最下面的两个加起来和她上面一格的`帽子数量一样多)
总结:向我们这样先根据物品的一种特征分类,再根据它们的另一种特征再次进行分类就是二次分类。(分了两次)
3、 通过分苹果,巩固二次分类(方法同上)
——我们一起来帮帮大头儿子吧。
这些苹果该怎样来分呢?
三、 动手操作进行二次分类,并记录(展板)
——围裙妈妈的生日宴会上还有许多好吃的东西需要分类,我们看看都有什么?(有饼干、西瓜、棒棒糖、饮料)今天我们看看哪个小朋友最棒能把这些东西按照二次分类分好,围裙妈妈还有个要求:请把你的分类方法记录下来,可以 向 老师这样记录,也可以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可以到后面去取你想分的物品。
——谁愿意来说一说,你分的是什么?你是怎么分的?(材料收好)
谁分的也是××,但是和他的分法不一样?
——谁还愿意来说一说,你分的是什么?你是怎么分的?(材料收好)
谁分的也是××,但是和他的分法不一样?
——请把记录纸贴到展板上(分类放)
四、 结束——课件
中班数学3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根据物品的特征进行分类,并用圆点记录物品的数量。
2、学习细致的观察和比较。
活动重点:
在了解伞的不同特征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分类,并用圆点记录伞的数量。
活动难点:
能够准确的进行分类,并能清楚的表述自己的分类结果
活动准备:
幼儿活动材料《数学》13页《花伞商店》三组花伞的图片和6张花伞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小熊新开了一家花伞商店,这些伞放的乱乱的,小熊把它们放放好,可是这些伞吵架了,它们说我们要一样的住一个家。小熊很着急,现在请小朋友快来帮帮忙,怎样把他们放放好。
二、活动流程
1、分一分商店的雨
(1)将6张花伞图片随意的贴在黑板上(幼儿说说分类的方法)
(2)方法一:黄伞和绿伞。请个别幼儿按颜色将雨伞图片分类放入"两格货架"。黄伞有几把?绿伞有几把?教师示范,用圆点记录数量。
方法二:圆柄伞和弯柄伞。幼儿按伞柄的形状将图片分类放入"两格货架"。圆柄有几把?弯柄有几把?请个别幼儿示范,用圆点记录数量。
(3)师:在这些伞中,黄色的弯柄伞有几把。绿色的圆柄伞有几把?
2、哪把不一样
(1)教师出示第一组伞,马虎的小熊把伞放对了吗?这些伞都一样吗?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其中一把伞的伞柄形状与其他伞的不同
(2)出示第二组伞。找出其中一把伞上的图案数量与其他伞的不同。
(3)出示第三组伞,找出其中一把伞的图案与其他伞的不同。
3、整理花伞"货架"
(1)幼儿按照货架左则的图案,找出相应的雨伞。
(2)第一组先教师示范,(数一数黄色4星伞有几把?幼儿点数,并在右侧的格子里用
(3)余下几组教师再请几个幼儿依次上来寻找。用同样的方式记录、统计每个货架上伞的.数量。
(4)全部统计完后,教师发下幼儿教材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花伞商店》是中班《快快慢慢》中的一节课。我分析教材,把活动目标定为:
1、在了解伞的不同特征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分类的经验。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简单清楚地记录,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整个活动分为三部分:认识不同的伞——分类——找不同。
中班数学3的教案篇3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物体的厚薄,感知厚薄的相对性。
准备:
1.长宽相同,厚薄明显不同的木板3块。
2.长宽相同,厚薄不同的积塑每个幼儿3块。
活动与指导:
1.同时出示两块较薄的木块,让幼儿各种角度观察木板尺寸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最后把两块木板并放在讲台上,请幼儿说出它们的`不同。在他们说出一块木板“高些”,一块木板“矮些”后,告诉幼儿:小朋友的眼光不错,已经把它们的区别找出来了。不过,由于它们都太矮,所以我们不用高矮,而用厚薄来区分它们。分别在板子上作标记1和2让幼儿说出2号板子厚些,1号板子薄些。
2.拿出另一块板子标记为3号,与2号板子比较,启发幼儿说出:3号木板厚些,2号木板薄些;把3块木板两两相比后,引导幼儿说出3号木板最厚,2号板子薄些,1号板子最薄。
3.把木板按从薄到厚的规律排序。
4.发积塑给幼儿,让幼儿区分它们的厚薄并按厚薄排序。
5.按教师指令,举出相应的积塑。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铃鼓响几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铃鼓响几下
有益的学习经验:
学习8的形成,进一步了解7添上1是8,7比8少1,8比7多1。
准备:
贴绒卡片:小圆片7个,三角形8个。
活动与指导:
1.出示小圆片7个,贴成一行让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再出示三角形7个,一一对应地贴在小圆片下面,让幼儿目测后说出总数,启发幼儿比较两组图形的多少,说出圆片和三角形片一样多,都是7个。
2.出示1个三角形片,添在7个三角形后面,让幼儿点数,三角形有几个,说出7添上1是8。将8个三角形和7个圆形比较,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比圆形多1,圆形比三角形少1,8比7多1,7比8少1。
3.教师敲铃鼓,第一次敲7下,第2次敲8下,问幼儿两次各敲了多少下,哪一次敲得多些?多几?哪一次少些?少几?
4.让幼儿根据数字8,画出自己熟悉的8个物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圆圈涂色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圆圈涂色
有益的学习经验:
熟练地掌握7以内数字的顺序,理解相邻的两个数,前面的一个数比后面的一个数小1,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一个数多1。
准备:
1.每个幼儿一张画有圆点和数字的卡片,卡片上每行的左边是1―7中间的一个数字,右边是7个圆圈,数字1―7从上往下按序排列。
2.数字1―7的卡片每个幼儿一套。
活动与指导:
1.给幼儿发卡片,让幼儿按每行左边的数字将右边的小圆圈涂上颜色,涂完后,与幼儿一起小结:按顺序排列的数,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数大1,比它后面的数小1。
2.让幼儿把数卡摆在桌子上,找到最小的数,把它放在最前面,然后按数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列数卡。
仔细观察数卡的排列顺序是否正确,如果不对,应该怎样改正。
中班数学3的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知道5以内(除1外)的数都可以外为两个较小的数,两个较小的数合起来仍是这个数。
2.学习运用数字、分合号记录操作的结果。
3.初步理解总数和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数学区玩过3以内的“分一分”游戏。
2.材料准备;男孩,女孩的头像各一个,糖果3颗,分合号标志;苹果若干,盘子若干,画有分合号的记录表若干,花朵图片。花瓶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回顾“分一分”游戏,学习3以内的组成与分解。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来分糖果,如果请你们把3颗糖果分给弟弟和妹,可以怎么分呢?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呢?
(2)你分好了吗?3颗糖果分给弟弟和妹妹有两种分法,一种是弟弟1颗,妹妹2颗;另一种是弟弟2颗,妹妹1颗。
2.学习用数字和分合号记录分合结果。
(1)引导幼儿认识分合号。
引导语:怎么记录刚才的两种不同分法呢?这是分合号(边出示分合号边说),表示分合的意思,可以用来记录刚才我们分的结果。3颗糖用数字3表示,摆放在分合号的尖尖上面,分给弟弟1颗用数字1表示,摆放在左边分合号的下面;分给妹妹2颗用数字2表示,摆在右边分合号的下面。分给弟弟2颗用数字2表示,摆放在左边分合号的下面;分给妹妹1颗用数字1表示,摆在右边分合号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幼儿一起读"3可以分成1和2".“3可以分成2和1”
3.幼儿操作活动,学习4的组成与分解。
(1)以小动物分饼干的形式,引导幼儿操作4的分解与组成。
引导语:这里有4块饼干,请你们把这4块饼干分给大猫和小猫想想可以怎么分呢?有几种分法?请你们动手分一分,分好后用刚才学的分和号给他表示出来.
(2)幼儿操作并记录,教师观察指导。
(3)分享交流
引导语,4块饼干,大猫分几个、小猫分几个?你们分好了吗?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4)小结:原来4可以分成1和3、2和2、3和1。
1和3. 2和2.3和1合起来都是4.你们队了吗?
4.练习操作活动,学习5的组成与分解.
(1)小猫咪送给我们许多的花,请把小花化插到瓶子中去,每次要插得不一样,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把结果用分和号表示出来。
(2)师幼分享交流。
引导语:有几种不同的分法?请你来说一说。
(3)小结: 原来5有4种分法, 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你分对了吗?掌声鼓励一下自己吧。
中班数学3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发现、再现物体的序列,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在操作活动中有规律地设计图案,提高动手能力。
2、培养幼儿思维的多样性,初步感知数学中的规律美。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彩色珠子、彩皮、腰带、彩带等。
3、玩具小熊一个,篮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知规律1、观看课件,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其中的规律出示玩具小熊,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呀?(小熊)师:小熊他今天可开心了,因为他搬新家了,让我们一起看看他家的新房子吧!(观看课件画面)小熊的新家漂亮吗?(漂亮)师:今天小熊还请了三位好朋友到家里做客呢,看看他们是谁呀?(小兔,小猫,小狗)师:三位好朋友接到小熊的邀请可高兴了,他们要出发啦!
师:(观看课件画面)哦,这三位好朋友每人都走了一条小路,哇小路上还有好看的小石头呢!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走的小路上的小石头是怎样的。
师:先来看小兔,他走的小路上的石头是怎样的呢?(一块红色一块绿色一块红色一块绿色……)师:小兔走的小路是一格一排列的石头小路。小猫走的小路呢?(一块绿色两块蓝色一块绿色两块蓝色……)师:小猫走的路是一格二排列的石头小路。小狗呢?(一块红色一块蓝色一块黑色一块红色一块蓝色一块黑色……)师:小狗走的小路是一、一、一排列的石头小路。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三条小路看上去漂亮吗?(漂亮)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小石头的排列有规律)2、观看课件,引导幼儿按规律排列(1)引导幼儿发现并尝试接着规律排列师:到了小熊家,小熊请三位好朋友吃点心啦!咦?怎么是个空盘子呀?原来这是个神奇的盘子哦,盘子上有一些花纹,只要将盘子上的花纹按一定的.规律说下去,好吃的点心就会出现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呀?(想)师:看看小兔拿到的盘子是什么花纹?(一块红色一块黄色一块红色一块黄色)接下来应该怎么排呢?(与老师一起讲述)(一块红色一块黄色一块红色一块黄色……)看看对不对?哇,是什么好吃的点心呀?(萝卜)师:小猫的盘子呢?(一朵大花二朵小花一朵大花二朵小花)接下来应该怎样呢?(请幼儿讲述)(一朵大花二朵小花一朵大花二朵小花……)是什么点心呀?(小鱼)幼儿与老师一起吃美味的"小鱼"。
师:我们也来帮帮小狗吧!谁愿意来说一说?(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接下来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骨头出现)(2)拓展幼儿思维师:小朋友,除了这些排列,你们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排列?(两个高人两个矮人……三个大碗两个小碗……)二、应用创作师:吃完了点心,小熊要请大家唱歌跳舞啦,你们看,小熊打扮的漂亮吗?(漂亮)那让我们也把自己打扮一下和小熊一起跳舞吧!
1.简单介绍各小组的活动内容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材料:花环和大小彩色花;彩色珠子和线;腰带和彩色丝带。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动吧!
2.幼儿自选小组活动(1)装饰花环(2)串项链(3)装饰彩带裙三、评价活动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呢?
互相观赏,评价个别作品,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四、结束活动师:孩子们,把自己打扮起来吧!(一起把自己的作品戴在身上欢乐起舞)师:时间不早啦,我们该和小熊说再见了,小熊再见!(挥手离开小熊家)
【活动反思】
整节教学活动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由易到难,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为主旨,结合幼儿的生活实践,将抽象的按规律排序具体化、生活化,从而帮助幼儿轻松的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在活动中还设置一些分难易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让每个幼儿体验到成功,孩子们在活动中参与的非常棒!
中班数学3的教案篇6
设计意图:
本课我们学习认识数字8和9,感知8和9的数量,并且能将8和9个物体按大小顺序排列。我们通过用具体形象实物和感官能够认识的图形,来讲解8和9抽象的数字。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8和9,正确感知8和9的数量。
2.学会将8和9个物体按大小顺序排列。
3.体验数学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张数字卡,小花朵图案若干,水果图案若干。
2、《幼儿画册》第3册第11页。
活动过程:
一、目测数群。
出示实物卡8和9
提问:
1)卡片上画着什么?
2)每种物体有几个?
3)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按数量归类,感知8和9的数量,并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1.以一张8的实物卡和一张9的实物卡为标记,请幼儿将自己黏贴的花宝宝或几何图形按8和9的数量归类。归类时,引导幼儿说一说,如:8个花宝宝和8放在一起,9个圆形和9放在一起。
2.出示8和9的数卡,请幼儿帮助数卡找家。
3.请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一找,看看还有那些物体是8个,那些物体是9个。
三、按大小顺序排列。
介绍花朵排序及几何图形排序卡的操作规则:
将花朵和几何图形卡片从最小的排到最大的,再贴到作业纸的.底线上。
幼儿独立完成8和9的排序和粘贴作业。
四、延伸。
提供实物卡,让幼儿把数字按大小顺序排列
师小结:通过给花宝宝排队的游戏小朋友们都能够认识8和9,并且能正确感知8和9的数量。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中班数学3的教案篇7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刚刚开始接触数字,对于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并不清楚,所以我想通过这次数学教学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1—5的序数,理解数字的有序性。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促进他们拓展性思维的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认识序数第一至第五。
2、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小旗人手一套、房子(红、黄、蓝、绿、紫)、小动物图片、高楼一栋、记录表
活动流程:
找房子→举小旗→动物找家→ 幼儿操作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学会用第几座的形式来表示不同颜色的房子分别在第几座。
1、 师:好消息,好消息!森林小区要搬迁啦!小动物们请我们去帮忙,我们快出发吧!看,森林里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小房子,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红、蓝、紫、绿、黄)一共有几座?(5座)你是怎么数的?(幼儿自由发挥/从左往右)
2、师:红房子在第几座?
3、幼儿回答:第1间。
4、你是从哪面开始数的?(引导幼儿说出从左往右数)
5、师:红房子在第一座,我们就用数字几来表示?
6、幼儿:数字1。
7、绿房子在第几座?(第4座)用数字几来表示?(4)
8、蓝房子在第几座?(第2座)用数字几来表示?(2)
9、黄房子在第几座?(第5座)用数字几来表示?(5)
二、用举小旗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序数第一至第五。
1、师:快看,漂亮房子的小主人们出来欢迎我们了,它们都是谁呀?(小鸡、小狗、小鸭、小猫、小兔)一共有几只?(5只)
2、师:要帮小动物搬家我们得先知道他们是怎么排队的。
3、师:先找一找小鸡排在第几个?(第3个)应该用数字几来表示?(3)老师已经为你们每一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五面小旗,那我们就把写有数字3的那面小旗举起来!呀,都举对了,小鸡在向我们跳舞呢。会玩了吗?
4、小狗排在第几个?(第5个)赶快把你的小旗举起来。
5、小猫排在第几个?(第1个)应该举第几面小旗?
6、小鸭排在第几个?(第4个)举第几面小旗?
三、让幼儿学会用第几层第几间的形式表达动物的住处。
1、师:现在呀,小动物们都欢欢喜喜的搬进了新家。瞧!这幢新楼房里都住了哪些小动物?
2、幼儿回答:鸭子、松鼠、猴子、小鸡、猫、狗、小兔、老鼠。
3、师:原来是鸭子、松鼠、猴子、小鸡、猫、狗、小兔、老鼠住在新房子里,它们可真高兴呀!可是搬进新家的第一天它们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动物新村的居委会要请他们自己做一张门牌卡,可是小动物们却不知道自己住在第几层楼第几间屋子,小朋友,我们再来帮帮它们好吗?
4、那我们得先来数数这幢楼房一共有几层楼?(五层楼)你是怎么数的?(从下往上数的)
5、第一层住的谁呀?(小鸭)小鸭住在最底下,当然是第一层啦!我们就用数字几来表示?(1)老师这里准备了一张记录表我们把小鸭子住在第一层记录下来。
6、看看,第一层楼里还住了谁呀?(小猫)
7、那我们就在小猫旁边的格子里也记上一个数字1。
8、请小朋友告诉我老鼠住在第几层呢?请小朋友们数一数,数好后,请一个小朋友把结果用数字卡片记录在小动物旁边的第一个格子里。
9、师:你们真能干把小动物住在哪一层楼都找了出来。那它们都住在第几间呢?我们从左往右数就可以知道了。首先 我们先来仔细数一数每一层楼都有几间屋子?(五间)我们知道小鸭住在第一层,那我们在来看看小鸭子住在第几间。(4)中班数学:认识5以内的序数2
10、师:现在老师来找找小狗找住在哪,你们看看老师找对了没有?
幼:错了,小狗住在第四层第4间。
11、下面还有几只小动物不知道自己住在第几层第几间,就请我们小朋友动动脑筋帮他们找找。
四、幼儿操作记录每一个动物住的层号和第几间房,教师进行指导,鼓励每一个幼儿都动起小手来。
五、结束活动
真棒,你们可真聪明,都做对了,我们今天帮了小动物那么多忙,你们高兴吗?现在,让我们一起做游戏去吧!
中班数学:认识5以内的序数2 相关内容:中班数学活动:过桥中班数学:装水果篮中班数学:图形朋友碰碰乐中班数学:开宝箱—认识数字9中班数学教案:5的相邻数中班数学活动:里外辨识与计数中班数学活动:小动物搬新家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双向排序查看更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3的教案参考7篇相关文章: